不要輕易和人撕破臉,也不要輕易樹敵,你不知道他們未來有沒有利用價值。
出了社會之後最有感的事情之一莫過於:朋友變得難交了。對啊,以前那種單純的情誼越來越難遇見,充斥的盡是些包裝著世故的友善、裹著糖衣的禍心。可是你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嗎?不好意思,很困難。
所有與人心牽扯的東西都簡單不起來,所以友情本身也很複雜。小時候我是很害羞的人,不懂得如何與人拉近距離。我以為交朋友,就是要隱藏個性、唯唯諾諾當無害的人,互相使用的語言也應該盡量溫和、不和人衝撞。如此沒有稜角、假情商高,應該會讓我成為萬人迷吧?事實不然,結果我變成朋友間的工具人,一個好好先生,但這樣的「好人」,反而讓人有距離感,不想和你深交。
然後我發現,真正的好友反而是喜歡互相貶損的,可以鬥嘴,可以叫對方難聽的外號。而且你有沒有發現,好朋友叫你越難聽的外號你越爽、越覺得好笑,同樣一句「你媽的」,想像一個是好友對你說,另一個是馬英九對你說,哪個比較令人生氣?人心是很反智的,不能以常理判斷,不是事事遷就、順從就可以得到人心,輕佻無禮也不一定會被討厭。不然,小時候我應該是萬人迷才對,不會落得工具人下場。
然而,如果理解人心的難易度能停在這邊也就好了,問題就在,長大之後,人心還越來越複雜。就算交到了朋友,勢必會發現對你好的不一定是真心知交,友情這條線越來越模糊,你也會感受到世界的冰冷。
你往往會覺得自己很了解朋友,這也是很多人容易被蒙蔽的原因。但就像小時候的我一樣,人會掩飾自己的心思和個性,為了達成某種表面的和諧,沒事時相安無事,一旦有事或關係到利益時,這樣的偽裝便不堪一擊。
職場就是很好的試煉場,裡頭太多利益衝突了。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本來一起加班、一起吃飯,以為建立了很好革命情感的同事,在升職關頭捅你一刀,對上司說「聽說她最近好像要生小孩了」「他最近常去醫院好像身體出問題」,然後機會就被革命同僚捧走了。
還有一種情況,我的某位親戚G,他有個交情不錯的「朋友」,在G失業之際找他到底下工作。一開始G很感謝這位朋友,但去了沒多久,G開始覺得他們的資歷差不多、能力也沒差多少,憑什麼自己要聽命於他,憑什麼不是自己坐在主管的位置。於是開始不合作、產生摩擦,最後兩人不歡而散。站在那位主管的位置來看,他應該能體會到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朋友還比不上敵人或是對手。 「我以為我們是朋友」「我對你這麼好,你居然不知感恩」,這樣的落差感立刻就出來了。在利益面前,你的朋友常常不是你的朋友。
再來,你的敵人也未必是你的敵人。以前大家在學校都有分過組吧?小時候選組員都是二話不說選和自己親近的、感情好的,但這些有交情的同學,有時候是分組作業時的拐瓜劣棗。分組討論遲到、作業遲交、該發表意見時沒想法、上臺報告時站到最後面,完全只是來蹭學分的。
你明明知道有比他們更合適、更有能力的同學,但可能因為平時有些過節、互看不順眼而跳過他們,選擇「朋友」只是出於維持表面和諧或鄉願。國中時,班上有兩位男同學,每次大考的前兩名都是他們兩個大風吹。但兩人有很明顯的瑜亮情結,上課搶著發問,互相針對,還曾經大打出手。一次,班上要推派人選參加科展,老師有意讓兩個人參賽,但他們死都不肯,寧願另組隊伍。
最後老師曉以大義,告訴他們團結的重要性,並拿出一把筷子(開玩笑的,那是另外一個故事)。反正老師說服兩個人一起出戰了。結果兩人拿下全國冠軍,成為我們那個鄉下的地方之光。但比賽結束後,兩人還是零互動。
我有個公關界的朋友,剛入行還是小公關時,常常需要媒體幫忙露出產品。那時他和業界的資深編輯聯繫,多半訊息都被忽略、電話總是未接,就算接了也被洗臉。後來他去了一家高端品牌工作,掌握了媒體的廣告預算,「那你可以出一口氣了,現在應該換他來拜託你了吧?」但朋友卻說,「我可以出氣,但我不會這麼做,那個人寫的文章流量好,我還是會好好利用他來幫我的產品做行銷。」
想想,如果他因為過去遭遇這位編輯的冷眼就打定主意封殺,站在利益的角度來看,不過是兩敗俱傷。但他懂得化敵為友,反而創造雙贏。
職場上,很難有永遠的朋友,甚至生命裡也是;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懂得站在高一點的角度,敵人很多時候反而是貴人。
朋友之間很難保持應有的界線和距離,一旦有了利益牽扯反而攪和不清、相愛相殺;還不如敵人之間互相知道對方要什麼,各取所需。
《懂得藏起厭惡,也能掏出真心:30堂蹺不掉的社會課》,作者郝慧川,方智出版社
身為大人,有些憋你要吞、有些苦你得吐、有些活你得搶、有些樂你要享,這不代表你是好人或壞人,很多時候只說明了,你是個成年人。社會課,是你無法避免的人生課。 「聊癒系」作家郝慧川告訴你,如何在成人世界擺好姿態的30堂社會課。
原文源於台灣VOGUE
Editor
NICOLE LEE VOGUE 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