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時尚迷而言,這陣子應該感到心痛不已,屬於奢華時裝設世界的ALber Elbaz 因大流行而離世;可視為街頭時尚的「大佬」Paul Van Doren 又在此時此刻走出自己的人生舞台。Vans 的出現,無疑是造福大眾,它不只是板仔的恩物,更是所有人的「日常用品」,耐看耐用,價格親民,可以配搭不同造型,看看自己的鞋櫃有多少雙 Vans ,就知道它對你的生活有多重要。
還記得著名滑手和衝浪運動員 Stacy Peralta 曾經這樣形容 Paul :「他是鞋界真正具有遠見的人,他很早就意識到這個世界的青年文化正開始從足球和棒球等傳統運動轉向滑板、沖浪、BMX 和單板滑雪等更多的單人運動。他看到了青年文化的前景並比任何人都更早地擁抱了它,他穿著自己設計的鞋子贏得了勝利。」有趣的是,Stacy 用「真正」來評價 Paul 的風光偉績,就是說,當下有些品牌販賣「街頭文化」,而不是真正的宣揚其核心價值,這一點,Paul 多年一直抱有信念,才能得到大眾的尊敬。
從一雙帆布鞋到轟動全球的鞋款,從最初的家庭鞋業展成如今年收入超過 40 億美元的殿堂級街頭品牌,過去過些年來,Paul Van Doren 保持初心,堅信 Vans 不只是一家製鞋公司,更是一家鼓勵創意自我表達又剛好生產鞋子的公司。自我,是重要的,就像品牌的 slogan 「Off the Wall」一樣,源自滑板文化滑板技巧,踩著滑板以極快的速度從碗池場地飛出,再旋轉回到碗池,此指不同尋常、創新和反叛的精神。
回顧 Paul Van Doren 的傳奇一生同樣精彩,於 1930年出生於波士頓的他,16歲高中輟學,然後在馬薩諸塞州當地的硫化橡膠運動鞋制造商 Randy ‘s 工作,為了扭轉一家業績不佳的工廠,他和兄弟 Jim Van Doren 以及 Gordon Lee 被公司派到加利福尼亞州的 Garden Grove。後來居與合夥人 Serge Delia 一起,在 Anaheim 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Van Doren Rubber Company,1966年開設一家只有三十平方公尺的門店。 Paul 曾接受傳媒訪問時說:「一個客人給了我5美元,但一雙鞋只要2.49美元。我的收銀機沒有錢可以找給他,所以我就把鞋子直接給他了。那天賣出大約18雙鞋,我只是叫大家以後再來付錢,怎樣他們真的回來了。」
口碑一傳十十傳百,Vans 得到板仔以至當時年輕人的歡喜,Sean Penn 在1982年於電影《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穿上的棋盤格紋滑板鞋,讓Vans 成為流行文化的重要元素。當然,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 Paul Van Doren與一眾戰友亦然,他們錯誤地決定擴大產品範圍,如推出足球、籃球、跳傘甚至霹靂舞專用鞋,結果並不討好,甚至要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Paul Van Doren 最終決定嚴格管理員工工資和精簡產品,幫助公司擺脫了債務,如今,品牌被美國戶外運動服飾巨頭 VF Corp 收購,但依然保持自我,不時培育年滑板少男少女,讓破格精神一直延續下去;畢竟,每個年代都需要年輕人的聲音。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Paul Van Doren 的傳奇一生,正是告訴我們,真正的板仔精神是不斷無懼地衝前,展現腳下的反叛精神,每一個步伐、每一個躍動,都有權利Off the Wall。
Editor
Simon 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