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品有《玉子》,《韓流怪嚇》、《末世列車》、《殺人回憶》等等的韓國大導演奉俊昊本年憑《上流寄生族》(Parasite)成為史上首部韓國電影勇奪康城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觀眾由他獲獎一刻已對電影引頸企盼,成為在第92屆奧斯卡公佈首部外語片奪得最佳電影。
這套電影在港上映三日便衝破300萬港元票房並非空穴來風,雖然電影打着貧富懸殊的旗號,讓世界各地的觀眾也會有身同感受的共嗚。不過,電影引人入勝的原因並非單純的共嗚所致,反之,它道出了當今社會的荒謬,然後再以超現實的黑色喜劇手法談社會議題與人性善惡,讓人看後內心震撼良久。本地電影也曾有類似題材的成功例子,像《一念無明》和《踏血尋梅》,但是劇情轉折和反諷意味沒有《上流寄生族》般藝高膽大,相比之下,《上流寄生族》的糖衣包裝比較容易入口,所以成就了一套雅俗共賞的極佳作品。截至今日,《上流寄生族》在IMDb上獲得8.6/10的評分和9.2的豆瓣評分,這平均的分數也代表了電影把劇情的娛樂性和探討社會黑暗面的部分拿捏得宜,因此創下驕傲成積亦不為過。
劇情開端在遊手好閒的一家四口,終日為五斗米折腰,朝夕不保的生活連手機的網上服務也未能負擔,直至家中長子基佑的朋友轉介他為富豪家族的女兒補課,一家人便遇上了絕處逢生的生機。
劇情由此層層遞進,長子基佑推薦妹妹作為富豪家族幼子的藝術治療師,妹妹插贓嫁禍間接讓富豪家族的司機被辭退,介紹由國民影帝宋康昊飾演的爸爸基澤取代空缺,然後三人合力讓富豪家族的管家被太太辭退,最後一家四口裝作互不相識,但卻在服務同一個家族,荒誕的幽默劇情描寫了貧窮心態:慾求不滿的貪念,不知恩圖報的得寸進尺、重視個人利益,以自身處境掩蓋道德觀念、沒有耐性,所以需要依靠手段以最少時間獲得最大收入。
有錢人不是本質善良,他們只是有本錢去善良。
《上流寄生族》
上述的劇情看似簡單,當中的細節也留白不少,讓觀眾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劇情延伸至富豪一家出門慶祝幼子生日,貧窮一家便來到富豪的家內吃喝玩樂,電影的前半段窮人佔了不少上風,他們一家四口認為富豪一家心地善良,直至窮媽媽清淑的一句對白「有錢人不是本質善良,他們只是有本錢去善良。」,劇情開始進入另一階段,被辭退的管家歸來,發現原來大宅設有地窖,而被辭退的管家的老公住在地窖。金基澤一家已不是第一個寄生在這富豪家庭的人了,本應同是天涯淪落人,應有一刻同理心。誰不知現況是兩個家庭發現彼此後,爭得你死我活,沒人願意讓步。直至富豪一家因大雨,突然回來,貧窮一家逃到影子裏,等待富豪一家睡後逃亡,由半山般的地勢逃跑到天橋底,是兩者社會地位的直白比喻,隨後發現大雨淹沒了他們半地下室的家,甚有一夜風流後的反諷意味。
與此同時,前管家在地窖昏迷了,前管家的老公也被鎖起。窮爸爸基澤說他已有計劃。翌日長子基佑問起,窮爸爸基澤才說「沒有計劃才是最好的計劃。」這句說話引致了電影的悲慘結局。
電影採用了貧窮和富有的極端描繪了一南一北的心理狀態。不過,個人認為電影說的不是單純的貧與富,當中的劇情其實適合於任何對立的關係裏,表面理解,就像處於弱方的一邊容易寄生於佔上風的一邊,但反覆思考,便發現,強與弱的定義並非這樣膚淺,電影的例子是貧窮的人需要依賴富有的人來過活,但富有的人何嘗不是在依賴窮人的勞力來賺取金錢呢?因此,筆者認為電影所表達的寄生關係其實是後天的,窮與富是一種普世明白的誇張比喻,但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很多富有的人內心貧窮,貧窮的人內心富有。這種現象,也是世間上的另一種荒謬。
曾幾何時,當富有的人內心踏實,貧窮的人渴求上進,我們認為「丁蟹」只是虛構人物。但是,當我們的生活上遇上「丁蟹」,甚至每人身邊都有位荒謬的「丁蟹」時,這已代表當今世下各人心態與現實生活早已脫軌。不能不說,這套電影確實出現在一個非常適當的時機,因為現時我們享有了網上串流平台的便利,電影與劇集成為了我們吸收內容的主要途徑,我們對於人生反思看似有更大的層面。但是大多目標為本,題材陳腔濫調,反而讓我們反思的空間更為狹窄。因此,《上流寄生族》給予我們的,是一個留白的空間,好讓觀眾思考善與惡的距離,以輕鬆的角度面對現實社會的人性扭曲。
曾看過Neflix上有串流的《良善之地》(The Good Place)也有類近的反思,看來內容創作者也知道在娛樂過後提供人生養份是現時刻不容緩的事。就此希望《上流寄生族》的成功案例能引發更多潤澤人心的作品,推動人民思維進步,防止世界繼續崩解。
Editor
Daniel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