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頂級鑽石品牌 De Beers 作為行業先驅,自 1888 年創立起,一直以精湛鑽石拋光與頂尖切割工藝,賦予鑽石獨特生命。憑藉超過 130 年對鑽石的專業經驗,品牌呈獻全新的 The 1888 Master Diamonds系列,當中的天然鑽石開採自 De Beers 位於波札那和加拿大自有鑽石礦區,重量由5卡起到超過26卡,帶來各款極為罕有、如同大自然藝術傑作的頂級白色美鑽。De Beers 的專業拋光工匠團隊共拋光了 8 顆鑽石原石,原石重量由 35 卡到 130 卡不等,並把這些原石打造成共 19 顆極為罕有、如同大自然藝術傑作的頂級美鑽。當中,有14顆皆被評為最高等級的 D 色、淨度內外無瑕。每顆鑽石原石的切割與拋光都經歷 2 到 3 個月的精心規劃,以確保每顆拋光美鑽的切割都符合 De Beers的標準,體現了品牌對鑽石珠寶的力臻完美精神,而非僅僅考量保留最大重量為目的。
打造專屬珠寶
為了讓顧客獲得獨一無二的設計,由鑽石的挑選,到珠寶鑲嵌的樣式的整個過程,顧客都可以透過 De Beers 的專屬珠寶訂製設計服務參與其中。De Beers 專家團隊會與顧客緊密合作,展現其作品獨特個性與不凡的意義:從雋永經典的 DB Classic 和 Aura 款式,到彰顯大自然靈動之美的 Lotus 和 Adonis Rose 設計——在品牌駕馭靈感與精湛工藝之下,確保如同藝術品的美鑽之作,更顯非凡並承載獨特靈魂。而 De Beers 更為系列特意委託藝術家 Cecilia Carlstedt,以抽象藝術風格的特製藝術作品,詮釋1888 Master Diamonds系列裏每顆鑽石的獨特之美。
有「冰下火焰」之稱的美鑽
The 1888 Master Diamonds系列中最大一顆26.07卡祖母綠式切割美鑽,源自於 De Beers 位於加拿大的礦區。該地區的鑽石原石被開採時,通常會蒙有一層冰霜,素有「冰下火焰」之稱。該顆鑽石原石重達64.94卡,耗時數月的精心策劃、雕琢,才能拋光成美鑽。值得留意是,祖母綠式切割工藝是業界公認最難以達到的技術,這種切割方式因展露較大的表面積,提高了鑽石的視覺尺寸,讓它顯得更大。
極致對稱的完美
另一顆重107.58卡的鑽石原石,同樣取自De Beers位於波札那的鑽石礦區,該地區出產的原石被視為最美麗、最容易打磨成頂級鑽石之一。此次兩顆分別重10.05卡的上丁方形切割鑽石,極為稀有,尤其是能達到淨度內外無瑕和最高顏色等級D色,正是以該顆鑽石原石精心切割而成。憑高超的技藝,並在各種細節中實現最精確的配對,帶來一對完美又完全匹配的鑽石的作品,加上以正方形的祖母綠式切割法,讓鑽石隨着不同光源反射呈現彷彿黑白條紋的光線反射效果,產生獨特的耀眼光芒,更突顯了鑽石的對稱性。
突破 4C 標準
由一顆從未經打磨的鑽石原石,到成為傳世珍藏的高級珠寶,整個過程都承載着鑽石工匠們的專業判斷與工藝。每一顆 De Beers 鑽石都經歷嚴格標準,現今更超越了業界的「4C鑑定標準」。4C 鑑定標準於1939年由美國寶石研究院(Gem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GIA))首創,由De Beers 引入業界,成爲鑽石質量評級標準的國際通用語言。 而 De Beers 突破 4C 鑑定標準,原因是即使兩顆鑽石擁有同樣的 4C 評級條件,兩者的美麗程度並不一定全然相同。品牌尋找的是擁有完美對齊的刻面、角度的鑽石,因此可以達成最大化的光線反射與折射,確保每一顆 De Beers 鑽石皆能綻放出最美麗動人的火光(Fire)、生命力 (Life)與亮光 (Brilliance)。
以永續創造永恆
隨着可持續、道德開採等議題成為了顯學,鑽石的自然起源、可追溯性也成為了鑽石品牌社會責任的一部分。鑽石來源的道德開採、可追溯性一直是 De Beers 的核心,去年品牌更許下名為”Building Forever”長遠承諾,以為社會帶來永續正面影響,更宣布將於 2030 年底前,透過自家研發的強大科技平台 Tracr™,以結合了區塊鏈、人工智慧以及高級安全性的技術,建立出屬於每顆能追蹤鑽石歷程的資料庫,且能防止篡改記錄,保證每顆鑽石都是遵循道德章程的方式開採製,而是次的The 1888 Master Diamonds 系列,更是第一個受益於此項嶄新技術的 De Beers Jewellers 作品系列。
De Beers「 The 1888 Master Diamonds 高級珠寶展覽 」活動資訊
日期:2021 年 9 月 26 日 – 10 月 24 日
時間:上午 11 時 – 晚上 7 時
地點:De Beers 置地廣場專門店( 中環置地廣場中庭 G1-2 號舖 )
查詢:2118 2321
預約專屬鑑賞: https://bit.ly/vogue-1888MD
In Partnership with De Beers
Editor
Kyle TangCredit
Photo courtesy of De B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