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天氣急速轉冷,皮膚所承受的負荷也逐漸加重,為此我們都不約而同地為皮膚進行修護,確保肌膚有足夠的保護對付乾燥天氣。不過像頭髮這些肉眼看到不到的損傷,其實與皮膚一樣都需要我們恆常的呵護。然而,日常生活卻充斥着令髮絲受損的因素,其中 4 大元兇分別是:燙染髮使用的化學成份、自然環境,還有生活及飲食習慣上的謬誤,以上因素結合使頭髮變得毛躁,失去原有的水潤光澤。以下《VOGUE》為你解構頭髮受損的原因,以及逐點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Jenna Perry (@jennaperryhair)

針對燙染髮引致損傷

對於愛美的都市人來說,令頭髮受損最直接、最常現的原因想必是由染頭髮引致。近年興起的髮色潮流如漸變染 balayage、playground highlight 等需要重覆漂髮,過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學染料會使頭髮毛鱗片脫落,導致它流失營養。此外,現時有不少髮型師推薦客人每 4-6 星期為頭髮補色,這樣也大大增加了頭髮接觸到化學物質的機會。

雖然徹底杜絕燙染頭髮是不可能,但我們可以藉減少燙染髮的次數,以及護髮保養來著手改善髮質。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向《VOGUE》台灣版建議,染髮後最好待 3 個月後才補染,而且一年內盡量不要染髮超過 4 次為佳,這樣以來頭髮就可以有更多時間補充養分及收緊毛鱗片,讓下一次接觸染髮劑時能形成保護層。我們也可以在染髮前後做好護髮保養,例如使用一些針對性的護髮產品,來補充頭髮所需的水份和養分。

針對環境引致損傷

雖說燙染頭髮是令髮質損傷的原因,但即使我們不對頭髮進行加工,頭髮也會受到環境影響而流失水份。例如頭髮暴露於空氣之中、到沙灘暢泳時接觸到海水,還有在電視常聽到的紫外線指數,都是使頭髮呈現乾燥狀態的重要因素。頭髮水份偏少不僅會使其變得不平順和毛躁,如果情況長期持續的話,更會引起斷髮、掉髮等嚴重問題。為此,在日常洗髮後進行頭髮護理是十分關鍵的步驟。可以透過固定使用髮膜,以及標榜無添加硫酸鹽等化學成份製造的洗頭水及護髮素,從而加強髮質的深層滋養,讓頭髮呈現亮麗潤澤的狀態。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Jenna Perry (@jennaperryhair)

改掉原來生活習慣

生活中許多習以為常的動作,其實持續在暗地裏使頭髮受損。不少人都瞭解熱力會令頭髮表層受損的道理,因此每次洗髮後都會盡量用毛巾大力擦乾頭髮,並以「自然乾」的方法吹乾頭髮水份,認為這樣減少使用熱力便是保養頭髮的最佳方法。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頭髮濕透時候,表層是處於最容易剝落的狀態,因此頭髮水份便會在風乾的時候持續蒸發,反而對頭髮造成更嚴重的傷害。正確做法是在洗髮後,以按壓方式利用毛巾把頭髮多餘的水份印走,待印去頭髮大約 8 成水份時,再用髮尾油為頭髮加上一層保護,最後才用風筒把頭髮吹乾。

從飲食方面着手

「營養不良」是都市人面對的常現問題,無論是因為工作勞碌食無定時,還是跟從了社會盛行的節食風氣,都容易導致每天攝取的營養量不足,其中蛋白質、維生素 B、生物素 H 及鐵質等更是頭髮健康生長不可缺少的成份。因此飲食時多進食一些含有優質蛋白質及維生素 B 的食品,例如雞蛋、魚肉、豆腐、牛奶,還有蘊含脂肪酸的牛油果及堅果等,都可保持頭髮強韌和加快自我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