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腕錶界出了一則令人五味雜陳的新聞:去年年底那支拍出5千萬成交的 Tiffany-PP 5711 最終的買主曝光了,價錢更是比早前拍賣Nautilus Ref.5711 橄欖綠面的成交價約 367 萬港幣,高出超過10倍。老實說這些億來億去的買錶錢看到後來已經有點麻痺了,只是當我們看到這位錶主說他從 15 歲開始收 PP 收了 16 年——沒錯,這位買主今年才 31 歲,不禁讓人湧起一陣不想努力了的感覺。

年底年初之交我們聽到了不少對於新一年錶界趨勢的預測,其中在幾大名牌推出的鋼殼運動錶這一塊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這股熱潮還會持續延燒下去。許多長年買錶的資深玩家都對這種現象不以為然,認為不論從工藝水準或是製作成本來說這些錶款的價值都被過份高估了,然而幾年前他們還認為這種流行只是一時歪風,過一陣子以後就會撥亂反正,如今卻是誰也不敢保證這股歪風還會繼續歪多久了。

分析這種不理性的狂熱從何而來背後的成因也無甚巧妙,首先是社群網路的發達讓某種特定的口味(這裡指的是運動鋼錶)能夠快速地被傳播擴大,導致大量沒做足功課的新手消費者湧入市場,在沒有充分知識分辨錶款價值的前提下又被有心人士加以炒作,於是乎最後就吹成了眼前這個所有人都爬不到頂的巨大泡泡。

不過今年因為看不慣這種現象而決定出走的人可能會變多。

沒錯,有很多人都看不慣這個現象很久了,可是到了近期似乎有種「受夠了」的情緒開始爆發出來,儘管那些捨得多花兩三倍錢去買名牌運動鋼錶的人可能還會繼續增加,但相反地對這些錶(以及戴這些錶的人)產生反感的人可能也會愈來愈多,最後形成一種口味和階級的出埃及記。

這種情緒主要是來自一種無力感:我們好像不應該怪品牌,因為他們一開始訂出來的價格並沒有那麼不合理,是因為僧多粥少才導致實際的買價大漲;那這裡要怪他們故意控制產量嗎?老實說我們不能排除品牌搞飢餓行銷的意圖,但某種程度上奢侈品就像貨幣,如果今天因為市場需求增加就無限制地提升產量的話是會導致產品貶值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不敢貿然滿足消費者的胃口似乎也情有可原。那麼我們要怪炒家或是那些願意付兩三倍錢的人嗎?坦白說自由市場的機制就是這樣,有行無市的話生意也做不起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不願挨的人只能乖乖閉嘴,罵人家傻子錢太多其實都不會改變這個機制的運作。

就是這種無力感的累積導致最終有人決定不玩了:以前我們立志存錢買支 Daytona,Daytona 被炒起來了以後退而求其次買蠔式,等到有天發現連蠔式都要超定價了的時候你決定不買勞力士了,再這樣下去也許最後索性根本不買錶了。

不論是作為錶界從業人員或是一介錶迷我們都不樂見有人走到這最後一步,手錶是一種實用的道具、優雅的配件、是一種工業設計和機械工學的結晶,這些美好的特性(以及對這些特性的熱愛)都不應該被炒作轉賣什麼的給抹滅。不過我們可以回過頭來多看看其他還留在地球表面的錶。那些被炒上了天的錶當然也都是好東西,只是以當今的市道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觸及,既然如此就讓那些負擔得起的人去買吧,除此之外市面上還有很多、很多同樣很好的錶,它們或許少了那種閃瞎人的光環,但買這些錶你能夠體會到更純粹的「買到了一支好錶」的醍醐味,其中不含炒家的惡意或是鄉民的盲從種種雜質。

每一份關注都是一股推力,它可以把一個沒什麼人知道的好牌子推上檯面,也可以為一個原本就很紅的牌子錦上添花。在這個社群網路的時代我們應該更看重自己的這份關注,多把目光轉向那些自己真心喜歡、對自己來說有意義的東西,也許有機會能讓這一切的失控和虛胖稍微回歸正軌。

原文轉載自《GQ》台灣版

> 立即訂閱電子書及紙本實體書click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