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有關眼鏡記載是出現於13世紀的意大利北部,而據估計第一副眼鏡,也是來自意大利中部城市比薩(Pisa),可見意大利眼鏡工藝源遠流長。意大利在眼鏡工業的地位仍然舉足輕重,特別是出口方面,根據意大利全國眼鏡製造商協會(ANFAO)公布數字,2022年度第一季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逾三成,就知道全球不同國家人士臉上所架著的眼鏡,有很多都是意大利出品,而云云意大利眼鏡品牌中,“Made in Italy” 更能彰顯設計與製作的精髓。
既是尊重傳統文化與歷史的國家,意大利的眼鏡工藝媲美眾多歷史遺產。作為眼鏡歷史的源頭,國內仍有不少老字號,當中有些已發展成國際大集團,亦有些保留傳統地區色彩的家族企業,如Dandy’s是來自1974年成立的製造商Faoflex旗下自家品牌,設計上充滿heritage特色,非常重視現代工匠的手藝;而另一個擁有50年歷史的品牌Ellegi,不但有iconic設計,更提供鏡架訂造服務,追求細節上的完美。至於同樣於70年代發跡的Centro Style與Trevi Coliseum,前者擅長於功能性設計,後者旗下的品牌Clark和Trevi1971,則帶來性價比甚高的設計;還有30多年歷史的LogoProject,曾發表200多種眼鏡型號,經得起歲月的洗禮,不斷推陳出新。

from top left: glasses, GOOD'S, SPECTAFUL. from top right: glasses, LIGHTBIRD, DANDY'S, ARU EYEWEAR.
復古設計在眼鏡潮流歷久不衰,無論是Wellington、Boston的文青學院派,或是Crown Panto的歐式優雅,旨在探索昔日美學價值,而意大利新興品牌TBD和ARU,皆是這classic風格的忠實支持者,懷舊的輪廓線條,營造出古樸有致的美感。而L.G.R則是從經典再變奏,傳統且高貴的設計,時尚感滿載,更成功進軍荷里活,得到Tom Cruise、Gigi Hadid等巨星、超模加持。COPPE-SID則從昔日事物吸取靈感,融合當今流行風格,熟練手工製作、新式生產技術,加上 24K鍍金用料,打造出尊貴眼鏡。Nik03的金屬鏡架繪滿古典色彩,不過品牌並不單純滿足於視覺美感,從而再在物料著手,演化出重量只有10克的不銹鋼設計。
珍視傳統並不等於摒棄創新,有品牌探古尋源,也有品牌突破界限。以保護海洋為概念的Quoise,在今年MIDO眼鏡展以纖維素製成生物醋酸纖維(bioacetate)板材的綠色設計驚艷登場。向古文明建築取材的Good’s,以拿坡里(Napoli)三座著名教堂外牆的方石和壁柱細節換化成眼鏡結構,配合環保物料使用, 既大膽又前衛。而Area98的Coco Song系列向宋朝致敬,注入絲綢、羽毛元素,以及東方色彩寶石,配合精湛意大利工匠手藝,以奢華設計試圖打破東西方的界限。至於Lightbird主力研發製作眼鏡的新物料,帶來醋酸纖維板材與合金新素材,新作Light_SOCIAL系列用上鑽石切割器的技術,盡現流線型美學。以輕薄、合身舒適取勝的Prensil,不但鏡架呈現獨特線條,鏡臀收起還可緊扣在手袋上,為功能增值。
from top: CENTRO STYLE, NIK03, PRENSIL EYEWEAR, ROMEO GIGLI.
意大利人素以熱情、奔放與開朗見稱,這性格亦在眼鏡設計上表露無遺,那豐富色彩,讓眼鏡變得活力十足。Mad In Italy顧名思義走瘋狂路線,設計充滿幻想力,自成一格;而第一眼看到Fede Cheti設計,即時感受到品牌是天生的樂天派,誇張形狀與繽紛格調,顯得玩味十足。而VANNI別樹一格的配色來觸動大眾的視覺神經,特意選用顏色大膽搶眼的醋酸纖維板材,配合精緻的金屬飾面,特別耀眼奪目。最後,雖然SPECTAFUL眼鏡走極簡風格,沒有添加任何多餘東西,但品牌從中注入鮮艷色彩作平衡,less is more也可刺激眼球。
From left: VANNI, TBD EYEWEAR, L.G.R, ULTRA LIMITED.
多年來,意大利製造眼鏡一直走在眼鏡潮流最前線,設計時尚美學、匠人細緻工藝,從不讓米蘭時裝與家具專美,在眼鏡歷史發展版圖上,永遠佔據重要位置。
In Partnership with Italian Trade Agency
Editor
Mick WongCredit
Art Direction: Kin-wai Chau Artwork: Jorge Mejia Text: Mick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