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設計是講求創意和工藝的行業,運用 AI 工具看似與行業概念背道而馳,時裝設計師亦有機會被 AI 取替,但黃教授表示,開發 AiDA 是希望協助設計師激發更多靈感,以輔助設計師為主,非主導製作過程。使用 AiDA 能省卻製作時間,大大提高設計效率。可是,設計需要時間探索,在製作中不斷修改,慢慢推進想法,將概念融入在設計中,黃教授則認為 AiDA 不會令「探索」的過程被簡化,前期工作仍需要設計師去構思和發掘。
在 AI 自動生成設計的情況下,品牌 DNA 能否被保留?意大利品牌 Anteprima 透過 AiDA 協助設計,創意總監 Izumi Ogino 表示,上載以往系列的成衣圖,軟件能夠分析當中的風格及設計,在產生新的設計圖仍能保留品牌的DNA。風格統一與否,視乎時裝設計師如何利用工具給合,保留原創性。
另一款 DALL-E 2 是通過 AI 算法,以文字描述完成圖像生成的智能系統,由 Elon Musk 創立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OpenAI 開發。只要你通過語言描述一張圖,就能在幾秒內生成數張達到你預期想法的圖像,並非整理出網絡上已有的素材。描述得越精準,就越能接近你的預期。
除了根據文字描述生成圖像之外,DALL-E 2 還可以在一張原有的圖像基礎上,根據算法模擬風格和紋理,進行圖像的擴展和元素的補充,創建出更廣闊的構圖和更豐富的內容,借助 AI 更高效地從概念轉化成具體設計。按照這項功能,還可以利用已有的服裝設計來衍生出相同風格的更多款式。系統能產出更多款與原始設計稍有不同的新設計,能根據某一特定產品,而創建一整個主題系列。
雖然 AI 是以輔助的角色出現,但大眾始終喜愛人性化的設計,承載設計師的獨特經歷和想法,保留人與人之間情感上的連結,避免過於「機械化」。一個品牌能否受顧客喜愛,除了設計或市場定位,很多情況下源於對背後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或是創造力,而對品牌產生好感,吸納認同品牌理念的忠實客戶。AI 設計的產品或許會磨滅掉其中感性的部分,又能否真正媲美人類擁有的想像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