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一種魔術,沒有一條方程式,不需加上任何語言,已可牽動人類的喜怒哀樂。有趣的是,同一首歌曲會帶給人不同的情感,有些人可能會心境平靜,但某些人卻聽得落淚。因此有一個說法:聽音樂其實是聽自己的情緒,所以才會出現不同反應。當你未能抒發自己的情緒時,不妨簡單閉上雙眼,播放喜歡的歌曲,任由思緒和感情飄流,聆聽着自己最真實的情感。
音樂影響心理
早於數千年前已有記錄,音樂已成為治國手段;相傳西周時期由周公定下的禮樂制度,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制度的其中一部分。「樂」是指詩、樂、舞,利用音樂和舞蹈感化心情,在情感層面上做到社會和諧。雖然當時的「樂」是帶宗教色彩,亦是貴族的玩意,但可見音樂在多年來,一直影響人們的情緒,與生活關係密不可分。
直到把音樂和心理成為專業學問,是1833年由德國哲學家Carl Stumpf引伸而出的音樂心理學(Psychology of Music),當中一部分是描述音樂和情緒的關係。作曲家Paul Nordoff說出經典名句 “We are made of music”(人類是由音樂構成),因為身體具節奏和音調,由心跳到呼吸其實也有頻率,聲音亦分高低音,本身已和音樂相似。無論是演奏者或欣賞者,同樣會因旋律起伏而影響身體和心理反應。這種關係延伸至胎教,胎兒在母體內以音樂協助成長。在生理上刺激胎兒的聽覺,透過感官提早認識這個世界。心理上舒緩媽媽不安的情緒,把良好的情感傳遞到胎兒。因此胎教的音樂多以溫馨、柔和的音樂為主,不宜使用旋律起伏過大的歌曲。雖然胎教是否真的可提升胎兒的發展仍備受質疑,但多聽紓壓的音樂,對孕婦也是一件好事。
選歌的學問 歌曲的正反面
音樂對心理的影響比想像中更深遠和有趣,並不是每首歌均能舒緩情感,如果選錯歌反而會引起負面影響,甚至成為控制思想的工具。心理學家Naomi Ziv表示, 越平和、放鬆的音樂是越危險。因為當心情變好時,自然放下防備,容易被人說服而做錯決定。所以看似正面的歌曲,有機會變成負面。說一個簡單的例子,聖誕歌令你感受到節日氣氛,以為播放着歡欣的樂曲可令人愉快,但心理學家Linda Blair指出聖誕歌反而損害健康。因為當店舖和商場循環播放聖誕歌時,店員會受歌曲影響而失去集中力,在工作時需要更耗用精神,變成疲勞轟炸。原本是充滿快樂的歌,反而帶來困擾。
所以音樂的傳遞層面相當廣闊,因此中國古代以「樂」維持秩序不無原因。為了選對正確的音樂,音樂治療開始應運而生,令音樂在現今世代,不只是娛樂用途,更是有計劃地達到「醫治」情緒的目標。音樂治療有不少方法,可以結合樂器創作針對性音樂,但想利用音樂減壓有一個大忌,就是要去掉歌詞,不被詞彙和人聲影響情緒。想放空情緒需要純音樂,相反,想治療情感反而要聽配合意境的歌曲。
傷心的人別聽慢歌 : 以悲傷治療悲傷
五月天唱出《傷心的人別聽慢歌》,但這是真的嗎?一般人認為哀傷時要避開傷心情歌,但原來現實跟想像不同。有研究指出要治療心病,才應該聽悲傷的慢歌。因為悲情歌每個轉折位也是一個鋪排去牽動聽者情緒,當中的情緒變化會引發「膚電反應」——以皮膚的反應看出當時情感,即是一種聽得發麻的感覺。然而悲情歌的公式是:由旋律醞釀情感,以歌詞激發想像意境,當兩者結合時,會令你出現傷心感覺。但當歌曲完結時,悲傷感反而能夠令大腦釋放物質來平靜心境。這個方法只適用於初期,如果長期沉溺於悲情歌的世界內,仍然會走不出困境,歌曲只是一個心靈療效的輔助。
從此可見,聽音樂是一個大學問,音樂治療正是學習如何運用這股掀動人心的「力量」。這起源於世界大戰,從一片混亂和創傷中發現音樂可以安撫退伍軍人的情緒,所以美國開始重視把音樂轉化為專業治療,逐漸發展到世界各地。很多人會模糊了音樂治療,特別在香港未算普及時,甚至有不少人把玩音樂與音樂治療劃上等號。但事實是,即使是樂器高手或音樂界人才,也不代表懂得音樂治療。因為音樂治療要配合心理學、情緒研究等範疇,利用音樂成為一個更易溝通的語言,從而進入病人的心境。
音樂是世界語言,聽歌是一種學問,透過音符和旋律來決定你的情感。不論是治療還是自癒的用途,音樂的趣味在於意想不到,以為平靜的音樂是減壓?原來會成為危機。以為重金屬音樂會激起憤怒?但反而可以安撫情緒。這不同的樂章,交織出每個人獨有的情感發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