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ial面部護理的好處:
面部護理有不少優點,Raquel Medina-Cleghorn指出做Facial的確可以讓肌膚更明亮,而且補水效果更好,有助減少浮腫和舒緩泛紅肌膚。 「在理想情況下,臉部護理會讓你的肌膚看起來光滑、柔嫩、有彈性,而且提升了整體狀態」。至於缺點,她說其實是沒有的,但大前是要尋找專業美容師。任何負面影響都與未經訓練的美容師,或使用不適合個人皮膚的產品和技術有關,這將導致刺激或過敏反應。但一個合格的美容師會事先諮詢你的意見,避免使用對臉部有害的產品。
進行Facial面部護理前的準備:
在做Facial之前一定要先向美容師諮詢和溝通,這樣他們可以給你具體的指導,告訴你甚麼該用但甚麼不應該用。 另一個美容師Madalaina Conti建議你可以查看專家的網站,以了解你的療程,同時也建議你提前填寫醫療表格,以便盡可能做好準備。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或意見,請不要猶豫,直接向美容師提出!Conti同時建議在Facial前五天避免使用視黃醇等活性成分或α-羥基酸(AHA)、β-羥基酸等化學去角質劑,另外至少在一、兩週內避免過度日曬。Sofie Pavitt美容師兼 Sofie Pavitt Face創辦人 Sofie Pavitt 也建議在治療前 24 小時避免脫毛或埋線等。
說到化妝,Medina-Cleghorn表示大多數美容師都希望顧客來的時候臉部是乾淨的,但如果化了妝也不用擔心,因為無論如何也可以得到徹底的清潔。如果你打算連續進行美容護理,可以選擇先做臉部護理,然後再嫁接睫毛或做其他髮型。
多久做一次Facial面部護理?
這取決於Facial面部護理的類型,Sofie Pavitt認為間隔六到八週做一次是最理想的。另一方面,Raquel Medina-Cleghorn表示她每四周做一次面部護理,這與皮膚細胞的生命週期一致,可以讓美容師在舊細胞脫落和新細胞出現時優化皮膚健康。
Sofie Pavitt建議新娘在婚禮前的六個月裡每月來一次,以幫助解決痘痘或色素沉著等皮膚問題,如果只想集中精力改善皮膚光澤,也可以在婚禮前一兩個月來一次,但Medina-Cleghorn亦補充說,油性皮膚或易長粉刺的皮膚需要特別注意。因為過多的刺激性護理會破壞皮膚屏障,長遠來看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Conti再次強調在預約前與美容師溝通的重要性,這樣他們就能根據你的皮膚狀況量身定制護理方案。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Facial面部護理的類型:
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總有一種臉部護理能滿足你的各種需求,而以下是最常見的幾種。
經典Facial:
這類面部護理也被稱為歐式臉部護理,純粹以產品為基礎,你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包括使用精華液和面膜。
化學去角質:
化學去角質的面部護理是使用專業級去角質劑,對皮膚有許多好處,有助撫平細紋和粗糙肌膚,從而提亮膚色,疏通毛孔,使膚色更光澤。
微晶磨皮:
這是一種去角質方法,有助於使皮膚更明亮和光滑。美容師通常會使用一種設備,輕柔地去除皮膚表層的死細胞,治療粗糙肌膚來淡化痘痘疤痕和黑斑。
微電流臉部護理:
這種護理方法是使用低電流設備刺激臉部肌肉,使皮膚變得緊緻和提拉,它還能促進膠原蛋白來減少細紋和其他老化跡象。
水光臉部護理:
水光面部護理是一種流行的醫學臉部護理方法,包括去角質、補水和刺激三個步驟,可幫助實現明亮緊緻的肌膚。
微針美塑:
微針療法是用細針穿刺真皮層來收緊和令肌膚變得緊緻,這種技術還能治療粗糙皮膚和痘印,減少皺紋和妊娠紋。
LED光療:
要消除皮膚暗沉,可以使用LED面部護理,由專家使用不同波長和顏色的低強度光來滿足大家的需求。
Medina-Cleghorn表示許多臉部護理專家和美容師都接受過各種技術的培訓,他們可以將這些技術結合起來來達到最佳效果。如果還不確定要選擇哪種面部護理,可以直接向水療中心或診所尋求協助。
在家怎樣進行Facial面部護理?
「專業Facial與居家面部護理有許多不同之處,但最主要的一點是,合格的美容師會使用專用的產品和技術,或者由於成分的功效不同而需要特殊培訓,以及在環境中正確使用這些方式所需的知識,而不會有受傷的風險」,Madalaina Conti解釋說。
Sofie Pavitt也同意這一觀點,並補充說去美容院做護理的效果會更好:「專業護理中使用的產品通常比在家護理中使用的產品更強,所以也能獲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因為美容師受過專業培訓,可以決定哪種護理最適合你」。
Facial面部護理治療後
Madalaina Conti建議在面部護理後多喝礦泉水以保持水分,同時Pavitt補充說,效果會因臉部護理的類型而異。例如深層清潔會導致皮膚泛紅幾天,而氧氣護理則會立即見效。
最好的術後護理是由美容師推薦: 「聽從他們的指導!如果他們是優秀的美容師,絕對會推薦正確的家庭護理方法,讓你的肌膚在面部護理後保持亮澤」
原文刊登於《VOGUE US》
Editor
Audrey No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