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 Marchand
Photo by Laura GILLI

Hugo Marchand

Photo by Laura GILLI

Giselle》於1841年在法國首演,被喻為是19世紀浪漫主義的極致代表,可說是每位芭蕾舞者一生都希望能夠參演一次的舞劇,然而也是一部極具挑戰性的作品。這次Hugo Marchand將在演出中擔綱主角Albrecht,「《Giselle》是一部非常悠久的作品,但這部芭蕾舞劇所談論的所有主題都是當今的問題——這是愛,這是背叛,這是遺憾,所以我認為《Giselle》不僅僅是一部浪漫的作品。Albrecht比一個不知道自己真正在做什麼的王子要複雜得多。」

更貼近現實的芭蕾

演出的複雜性也在於芭蕾舞的本質——它是一種非常重視傳統的舞蹈形式,舞蹈員需要有高度的紀律與服從性;但它同時也是藝術,講求人性化的情感傳遞與感知。Marchand認為《Giselle》的獨特正在於劇作中存在的灰色地帶,容許在演繹上注入更多人性化的深度,「我喜歡劇作在角色中引入灰色地帶的想法,我認為 Albrecht是一個有時真的可以很壞的人,並且玩弄那種黑暗面。我認為有趣的是,王子非常年輕,他只是一個關心性事和玩樂的年輕人,但到了芭蕾舞劇的結尾,這段旅程創造了一些他以前沒有的深度。這讓他成為一個男人,一個有智慧的人。」

我很抱歉這麼說,也許你會相信童話故事,但我不再相信了。所以我喜歡嘗試帶來一些更陰暗和更灰色的東西來展示實際上生活並不是這樣的。

Hugo Marchand

Giselle
Photo courtesy of Hong Kong Ballet

Giselle

Photo courtesy of Hong Kong Ballet

作為芭蕾舞者,Marchand清楚明瞭該如何定義屬於他的「創作空間」——「我永遠不會改變編舞。」他說,「有人以非常精確的方式寫下它,你就不會去改變它,只是(演出的)意圖改變了。」同一劇作放諸不同的時代背景,看它的眼光不同,意義也因而改變,而《Giselle》劇本裡的灰色地帶正為新一代的詮釋者提供了更多想像空間與可能性,「我很抱歉這麼說,也許你會相信童話故事,但我不再相信了。所以我喜歡嘗試帶來一些更陰暗和更灰色的東西來展示實際上生活並不是這樣的,也許在芭蕾舞中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版本,而不僅僅是童話故事,這些童話故事實際上對人們的傷害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

第二幕的「白之幕」是整場舞劇最黑暗的一部分,講述森林亡靈企圖令Albrecht跳舞至死,非常震撼人心,而這也是技術含量極高的一幕,當中有很多高難度的跳躍動作,「你可以想像,被迫跳舞直到死是非常累人的。而且這很有趣,因為這需要強壯但同時非常細膩,因為我和Giselle做的所有雙人舞都必須像她是一個幽靈一樣,就像她自己漂浮在空中一樣。所以一切都需要非常控制,我需要真正照顧她,這樣才能帶來這種空靈的美感。這很難實現,這是需要在技術上努力的事情,一切都需要非常緩慢和控制,所以第二幕創造了兩個不同的面向,一個是展現跳躍和力量的物理層面,另一個是關於如何為芭蕾舞女演員帶來美感,並幫助她成為漂浮在森林中的幽靈。」

9歲開始跳舞,23歲成為首席舞者

不難想像,為了滿足這樣的演出強度,Marchand需要時刻保持狀態,就算是在舞季來臨前也不可以鬆懈。他9歲開始跳舞,8年前當上Étoile,那時他23歲。「準備是每天的工作。今年的舞季在八月底開始。我沒有太多假期,也許有幾天……56天的休息時間。」這顯然不是一份輕鬆的職業,我好奇他覺得作為舞者最大的回報是什麼,「最有回報的部分是當我感覺我不再是自己時,因為我已經投入到角色中並講述非常重要和強烈的故事,以至於實際上忘記了自己,並且留下了在現實生活中不會經歷的情感。」他說,「這就像一個演員,能夠經歷所有這些情感,這對我來說是最好的部分,因為感覺非常自由,所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到被困的事情都可以在演出中釋放和解放。」但他坦言亦有過想放棄的時候,「是的,因為這很難。」

Hugo Marchand
Photo by Matthew Brookes

Hugo Marchand

Photo by Matthew Brookes

事實上,擠身法國巴黎歌劇院,是許多芭蕾舞者的夢想,但真正成功的人很少。在巴黎歌劇院,共有154名舞者獲終身合同聘用,他們會受僱至42歲,但在取得終身合同之前,被選中的年輕舞者要待在巴黎歌劇院學校多年,每年都可能遭到淘汰;至於何時能夠取得終身合同,還需取決於有沒有人退休——如果有10個人退休,那麼就有10份新合同,不會有額外。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殘酷的道路。Marchand:「我會說,關鍵是確定自己的意願和渴望,如果你非常非常想要,你將能夠找到實現它的方法。如果你不夠喜歡,它就行不通。這沒關係,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事情要做,芭蕾不主要是快樂的,如果你更喜歡其他事情,就去做;不要因為你的父母告訴你,或者因為你的家人,或者因為你認為這對你有好處而困在芭蕾中。」對於以當上Étoile為目標的舞者,Marchand還可以再給予多一點建議,「如果你還年輕——我會說是22歲以下,就像瘋了一樣鍛煉你的身體吧,因為以後你將無法做到,因為你的身體正在變化,你有傷病,你有疼痛,你只有更少的時間工作,而你處於這樣的工業節奏中,不允許你完全專注於所有基礎,如果你之前沒有時間這樣做,你將永遠無法再提升,所以在22歲之前,盡最大努力建立一個非常強壯和有用的身體。」

當我在舞台上時,我已經盡我所能地給出了所有。

Hugo Marchand

芭蕾的世界很大

Marchand現年31歲,距離42歲的退休年齡尚有11年,或許當舞者的時間有限,但芭蕾舞的世界卻很大。他在2022年創立了一個非牟利機構「Hugo Marchand Pour La Danse」,希望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芭蕾舞,尤其是一些無法負擔昂貴門票的群體,因此他將基地設於Mont Saint-Michel,一個位於法國北部的鄉郊地區。「整個想法是將芭蕾舞帶到美麗的地方,門票只要13歐元而不是170歐元,這對於一個由巴黎歌劇院首席舞者演出的一小時二十分鐘的表演來說非常便宜。」

同樣是演出芭蕾舞,但Marchand感受到,對於不同觀眾,它的影響力可以截然不同,「因為這些觀眾來自鄉村,他們大多數沒看過舞蹈表演,所以他們充滿好奇,也很開心,他們會說『謝謝』而不是『Bravo』,這是非常不同的。」而另一個差異,在於舞者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在巴黎歌劇院,有藝術區域和觀眾區域,中間無法通行,所以觀眾沒有機會真正見到我們或與我們互動。而這個組織的理念是讓我們能夠隨時為觀眾服務,無論他們想聊天、拍照,或者只是簡單交流幾句。這一切的目的,也是為了展示芭蕾舞者其實也是普通人,是友善的人,而不僅僅是芭蕾明星或者像巨星一樣高高在上。」

Photo by Aurelien Meunier/Getty Images

Photo by Aurelien Meunier/Getty Images

在巴黎這個藝術之都,首席舞者的地位非同凡響,Marchand的確走到哪裡也頂著明星光環。他在2024年巴黎奧運獲邀擔任其中一位火炬手,他與時尚界也走得很近,在2025秋冬男裝周,山本耀司邀請他擔任模特兒,首次嘗試在天橋上走騷。舞蹈員與模特兒同樣都是以身體作為表達媒介,問到Marchand如何感受兩者的分別,「模特兒是穿上漂亮的衣服,並將自己的身體借給某種與你無關的東西,這與你無關,你是在表達品牌,以及品牌的風格與個性。大多數時候,當你在拍照或為品牌走騷時,你並不是在表達自己,而是在表達品牌以及品牌的個性、造型師和時尚設計師的風格,將自己奉獻給這一切。」

Yohji Yamamoto Fall/Winter 2025-2026 Paris Men Fashion Week
Photo by SAVIKO/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Yohji Yamamoto Fall/Winter 2025-2026 Paris Men Fashion Week
Photo by SAVIKO/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Yohji Yamamoto Fall/Winter 2025-2026 Paris Men Fashion Week
Photo by SAVIKO/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Yohji Yamamoto Fall/Winter 2025-2026 Paris Men Fashion Week
Photo by SAVIKO/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1 / 2

可以肯定的是,Marchand不甘於固步自封。他仍然熱衷於創造新的經驗,包括這次與香港芭蕾舞團的第一次合作。「我從未到過香港。我只去過一次上海,也從未見過Septime Webre(港芭藝術總監),這將是我們的第一次合作,之前我們甚至沒有Zoom,只通過幾封email。」但他十分好奇香港芭蕾舞團如何運作,「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他預算提前10天到港,與其他舞者一同綵排,並在Septime Webre及南非芭蕾舞藝術家Charla Genn的全新編排下,為香港帶來兩場與別不同的《Giselle》。

Giselle
日期:530日至68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購票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