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Libeskind
來自波蘭的Daniel Libeskind以尖銳利落的棱角和不規則的幾何圖案成名,Libeskind設計了不少叫人過目不忘的建築,如過柏林猶太博物館、帝國戰爭博物館北館、當代猶太博物館、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等。Libeskind經常提醒自己,每次涉獵的設計都要堅持做到獨特性和實用性。這位前衛大師亦於香港立下了他的招牌,城中學府——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Run Run Shaw Creative Media Centre),樓高9層,以白色為主調配上三尖八角的特色設計,大樓不止是普通教學大廈,而是標榜著屬於整個香港和所有市民的一個項目,在串金尺土的地理上立下地標,為本地文藝氣息打了一支強心針。
Zaha Hadid
生於伊拉克巴格達,伊拉克裔英國建築師,於建築界被稱為女魔頭的Zaha就像是《穿著Prada的惡魔》中的Miranda般,火爆不羈的壞脾氣、粗糙狂野的聲音,精準前衛的目光和堅定無畏的勇氣,請這個缺少女強人的行業顛覆了,因為在過去的年代,由女性擔任建築師一直是備受質疑的決定,而Zaha則不曾讓人有懷疑的一瞬間,被喻為當代最優秀的「解構主義大師」。她為本世紀帶來的設計足以改變大家對建築的認知,突破不可能的設計就像是她的興趣,由於她在建築上的成就,她被伊莉莎白二世授予女爵士的爵位。2013年,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創新樓落成,便是由Zaha Hadid設計,以「象徵和推動香港發展成為亞洲設計中心的標誌建築」為題,Hadid與其團隊以「並行彈性」(collateral flexibility)為原則設計各系所之布局,務求融合大樓與平台的經典設計,創造一個無縫流暢的新結構,設計的多樣性表達了活力和創造力,亦成為本地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Herzog & de Meuron
1978年成立於瑞士的Herzog & de Meuron是由Jacques Herzog和Pierre de Meuron共同創立,堪稱對材料專精的前衛設計師,推崇極簡主義的他們相對重視結構與材料間的巧妙運用。近年來的作品,例如東京Prada旗艦店都別具前衛風格,他們在用料上到了迷戀的程度並擁有極強的先見,英國地標美術館Tate Modern亦是出自他們的創作,由倫敦河岸發電廠改造而成,活化重建亦是Herzog & de Meuron相當出色的能力,建於1864年的營房大樓--大館便是由Herzog & de Meuron活化重建,並添置了兩座破格設計的建築「立方」和「藝方」,最令人著迷的地方莫過於它的外牆物料。他們擅長探索不同物料的可塑性,新舊建築落成時間相差過百年,是現代與歷史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