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節(Hong Kong Arts Festival)於1973年成立,是香港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文化盛事之一,今年藝術節加入奇幻和冒險主題相關元素,其中一些演出更運用了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等先進科技,也有一些借鑒了傳統的木偶和馬戲藝術,演出方式多元化且持續創新。不僅如此,眾多頂尖國際和本地藝術家也將來港進行大師級演出,促進了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以下為大家精選幾個不容錯過的精彩演出:

1/ 音樂

藝術節開幕演出:博洛尼亞市立歌劇院樂團(Orchestra of the Teatro Comunale di Bologna)(2月28日)

博洛尼亞市立歌劇院樂團將在殿堂級意大利指揮家杜拿多・倫澤第(Donato Renzetti)領導下帶來兩場音樂會。精選了羅西尼多部莊嚴歌劇及喜歌劇的詠嘆調及二重唱等不同選段。曾多次亮相羅西尼歌劇節(Rossini Opera festival)的著名低男中音保羅・波杜拿(Paolo Bordogna ),以及曾演出多部羅西尼歌劇的女中音西西莉亞・莫蓮娜莉(Cecilia Molinari)也將與樂團同台演出,展現意大利令人陶醉的明媚風光及人文氣息。

《吱吱喳喳圓舞夜》維也納現代聲音樂團音樂會(Tritsch Tratsch—Concert by Klangforum Wien)(3月20日)

適逢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Jr.)的二百周年誕辰,維也納現代聲音樂團決定委約創作全新音樂作品,向這位「圓舞曲之王」致敬。奧地利作曲家胡夫岡.米特勒(Wolfgang Mitterer)精選史特勞斯一系列代表作,包括氣氛高昂的《皇帝圓舞曲》、生氣盎然的《春之聲》以及活潑輕快的《撥弦波爾卡》等多首曲目,更加入電子音樂元素,重新編排成長篇作品,讓觀眾能聽到「圓舞曲之王」的技藝精華,又能為其注入一絲新鮮感。值得一提,這將是樂團的亞洲首演,值得期待!

《荒原》阿姆斯特丹小交響樂團x ISH 舞集(The Waste Land by Amsterdam Sinfonietta and ISH Dance Collective)(3月15-16日)

喜歡刺激的讀者必定要留意,阿姆斯特丹小交響樂團和ISH舞集將攜手帶來一場結合音樂、舞蹈和空中特技的跨領域表演,重新演繹《荒原》原詩的精粹和意象。靈感源自著名詩人T.S.艾略特逾百年前引用大量的典故、隱喻及意象,寫成曠世名詩《荒原》,哀悼文明危機與傳統價值的失落,為二十世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劃時代傑作。這次演出,表演者挑戰界限,全方位自由翻騰,結合倒吊和飛墮等高難度動作,再結合當代舞和嘻哈,通過各種肢體語言,綜合視覺聽覺來呈現出原詩的精神面貌。

2/ 歌劇

比才《卡門》(Bizet’s Carmen)(3月27-30日)

說到法國歌劇經典,比才《卡門》絕對佔一席位。《卡門》於1875年首演後成為最受歡迎法國歌劇之一,從此歷演不衰。2025年適逢《卡門》首演及比才逝世一百五十周年,威尼斯布魯贊恩文化中心夥拍多個合作單位,以十年時間匠心雕琢。此次演出忠於經典、講究細節、力求完美。團隊根據當年保存至今的製作檔案,嚴謹復刻首演時的舞台、服裝、場景等,務求讓這部著名歌劇盡似原貌地呈現,觀眾猶如穿越時空,一同享受這場視聽盛宴。

3/ 舞蹈

捷克國家芭蕾舞團《仙凡之戀》(The Czech National Ballet—La Sylphide)(3月27-30日)

《仙凡之戀》,是最古老的芭蕾舞劇之一,而今次趁著香港藝術節,成立於1883年的捷克國家芭蕾舞團來港演出,向我們呈現布農維爾風格、由知名舞蹈家約翰.高博格改編的《仙凡之戀》。《仙凡之戀》引領觀眾穿梭於超現實的奇幻仙境,與優雅的仙女共譜動人戀曲。身穿蘇格蘭服飾的舞者,不僅完美詮釋角色的神髓,還在舞台上每一刻展現輕盈的舞姿,讓整場演出充滿浪漫氣息與異國風情。

4/ 音樂劇場

坂本龍一 + 高谷史郎《TIME》(TIME by Ryuichi Sakamoto + Shiro Takatani)(3月13-15日)

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是帶領當代東方文化走向世界的傳奇人物,而他逝世前與導演及裝置藝術家高谷史郎共同創作了《TIME》這部劇場作品,涵蓋坂本龍一生命哲學中的主要命題——自然、人和時間,同時他邀來他的好友兼國際知名舞者田中泯演繹「人」的角色,並在作品中加入三個與夢相關的東方文學經典元素,夏目漱石的《夢十夜》、莊子的《莊周夢蝶》以及《邯鄲》。與象徵「自然」的笙演奏大師宮田真弓的樂音兩互相融合,打造出一個多媒體、且意義匪淺的「音樂」劇場。

5/ 戲劇

希臘國家劇院、雅典藝術節與利高福斯聯合製作《希波呂托斯》(HIPPOLYTUS National Theatre of Greece-Athens Epidaurus Festival-Lykofos)(3月1-2日)

寫於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古希臘悲劇不朽名作《希波呂托斯》,由希臘著名女導演卡特琳娜・伊雲格拉桃絲(Katerina Evangelatos)以大膽創新的劇場手法搬上藝術節舞台,而香港場將成為亞洲首演!《希波呂托斯》佈㬌龐大,在一片荒野草原河流之間,不僅演員經驗豐富,為國家劇院的頂級演員,歌隊與樂師共二十多人,共同呈獻一段愛恨糾纒的人性故事,確是希臘國家劇院近年難得一見的大型製作,各位藝術愛好者不容錯過。

《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3月21-23日)

介紹過來自世界各地才華洋溢的表演單位,香港又會以什麼方式參與其中呢?俄羅斯偉大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犯罪心理學名著《罪與罰》將搬上香港藝術節舞台,為大家帶來2025年香港《罪與罰》!香港版節奏明快,角色豐富,規模龐大,由屢獲殊榮的著名英國編劇及導演菲利普.布林,及香港資深導演鄧偉傑聯手執導。演員陣容也值得期待,包括金馬獎及金像獎最佳男配角袁富華和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區嘉雯在內等十五位實力演員,在金屬風舞台上合力演繹一場佈滿黑色幽默的善惡交戰。

6/ VR體驗

《巴黎舞會》(Le Bal de Paris)(2月27日-3月9日)

說到與科技融合的新節目,參加《巴黎舞會》的賓客將戴上VR裝置,並穿上由Chanel設計的高級定製晚禮服,享受在連場歌舞之間的浪漫時刻。除了能陶醉在奇妙的魔幻虛擬世界裏,還能穿梭五光十色的夜巴黎中。值得一提的是,《巴黎舞會》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並由屢獲殊榮的西班牙著名編舞家布蘭卡.李(Blanca Li)創作。背後參與開發的創作團隊超過一百人,歷時四年才創造出這個嶄新的虛擬實境舞蹈體驗,向我們展現科技與藝術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