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Art Basel Hong Kong首度回復至疫情前的全盛規模,即使當時仍充滿了不確定性,結果卻令人振奮——活動迎來了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與中東的242間頂尖藝廊,在開放期間共迎來75,000名訪客,可說一洗籠罩了藝術圈幾年的陰霾。
2025年,全球朝氣復蘇,焦點再度回歸至Art Basel香港展會的獨特價值本身——面對外來競爭如Frieze Seoul、今年新加入戰圈的Art021香港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等,Art Basel Hong Kong如何保持優勢?對於支持本土藝壇及新興藝術家的發展而言,Art Basel Hong Kong又扮演怎樣的關鍵角色?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Angelle Siyang-Le)與我們一一詳談。
Vogue Hong Kong:2024年的Art Basel Hong Kong首度回復至疫情前的全盛規模,能否告訴我們,目前的藝術圈是否已經全面復蘇?
Angelle:2023年是re-opening的一年,2024年的任務是re-connect,今年的展會我們很成功地與世界重新建立聯繫,我會說三月時香港已經回復她的國際性,在展會內外都成功舉辦了眾多活動。可以期望2025年是re-positioning的一年,能夠更集中於促進整個藝術生態圈的發展。
Vogue Hong Kong:具體來說,這想法會怎樣呈現在2025年的Art Basel Hong Kong?
Angelle:首先我看到全球藝術圈都正在re-shape,在後疫情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首要是展現出connectivity,所以我們帶來了世界各地42個國家及地區的藝廊,其中32間來自香港,還有23間是第一次來港參展,有些來自很遠的地區,包括危地馬拉、科索沃共和國等,再次體現香港是個與全世界緊密接軌的城市。Art Basel其實一直都將目光放在本土藝圈的長遠發展上,我們的做法是繼續推動與本地機構的夥伴合作;2025年展會,Para Site將會首次為我們策展「光映現場」,背後都花了很長時間策劃,但我們相信,與年輕策展人合作可以為展會注入更多活力。
Vogue Hong Kong:你提到明年參展的藝廊中,於香港設有展覽空間的藝廊多達32間,比今年參展的26間還要多。能否告訴我們,新增的本土藝廊是來自什麼背景?
Angelle:其實每一年,香港都有新的藝廊誕生,第一次參與展會的藝廊都是相對年輕,如SC Gallery(2022年成立),還有PHD Group(2021年成立),他們很有趣,之前辦了名為「Supper Club」的另類藝術展會,我們很欣賞這些年輕藝廊,他們不止代理藝術家、辦展覽,還有更大的抱負,想將香港變成一個更實驗性的藝術場景,所以他們的參與令人相當興奮。
Vogue Hong Kong:提到年輕藝術家,我知道Art Basel Hong Kong今年新增了「美高梅藝術探新獎」支持年輕藝術家及其畫廊,能否分享更多獎項的詳情?
Angelle:我們很清楚新興藝術家在市場上面對的挑戰,比如參與大型展會所需的營運、物流支出,對他們來說都不容易。所以我們尤其想支持一些規模較小的藝廊,支持的方法有很多,但怎樣才是最好的做法?最後我們決定提供現金獎,獎金會由藝術家及其代理畫廊共享,因為兩者的付出同樣關鍵,此外我們會在展會以外介紹得獎者,分別在香港及澳門兩地展出作品。我們特別為此獎項組成了一個評審委員會,稍後便會公佈評審名單。
Vogue Hong Kong:在疫情之後,也留意到澳門的藝壇發展日益蓬勃,你認為香港與澳門的藝圈生態有什麼不同?彼此是互惠互利還是競爭對手?
Angelle:香港和澳門都是位於大灣區,現時圍繞著整個大灣區有很多新事發生,能夠在香港周邊接收到如此豐富的藝術資源,我認為是莫大的好處,特別是香港與澳門的距離這麼近。澳門有她自己的歷史傳統和獨特的藝術文化,與香港比較截然不同,這對於整個大灣區的多元性發展絕對是有幫助的。這次參與Art Basel Hong Kong的澳門藝術家不多,但我認為未來很值得期待,尤其是澳門投資了許多資源在藝術文化圈,可以預期他們將會誕生愈來愈多的本土藝術家。
Vogue Hong Kong:「本土化」都是近年藝圈的一大趨勢,疫情期間令各國重新專注於本土市場,更積極創造自己的藝術資源,像日本有相當成功的Art Week Tokyo、新加坡有S.E.A. Focus,都是以本土為本位,而Art Basel都分別與這兩個藝術單位合作過 (與Art Week Tokyo的合作仍然持續),藉此更融入當地的藝術文化圈子。在香港又有沒有類似的計劃?
Angelle:其實Art Basel Hong Kong除了在3月的展會舉辦大型展覽,全年都在進行形形色色的藝術活動,包括VIP Program和夥伴合作活動,譬如説我們最近舉行的收藏家早餐會,邀請了知名收藏家Shane Ackroyd分享其收藏歷程,尤其聚焦於其影像藝術收藏,他亦是Para Site的董事會成員及M+贊助人及購藏委員會之一,我們都很積極開拓展會以外的參與性,希望將不同的社群聚合起來,連結更多的藝術愛好者。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Vogue Hong Kong:今年香港在Art Basel及Art Central以外又新增了一個藝博會Art021,你會否擔心觀眾會產生盛事疲勞?又會否刺激Art Basel開拓更多新的活動或展覽形式?
Angelle:Art Basel Hong Kong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本身已植根於整個品牌理念當中,那就是超越傳統的藝博會——意思是我們並不是一個傳統的買賣平台,我們進行很多公眾活動,也就是剛才說到,在展會期間以外都在持續策劃、舉辦各種藝術計劃,與城市接軌,我們認為保持與城市或地區的相關性至為重要。
Vogue Hong Kong:2024年,AI在藝術界都是一個熱門話題,能否預期在2025年的展會上將有更多關於AI、科技與藝術之間的討論?又或者有其他新的主題將會受到關注?
Angelle:對於新的藝術主題展望,我們將在明年1月提供更多資訊。而數碼藝術,雖然2024年的發展有點放慢,但一直都有許多相關討論從未止息,現在已經看到趨勢的回歸。其實今年3月我們都舉辦了一個數碼活動,與展會相輔相成,目的就是將我們的凝聚力帶到數碼藝術層面,無論是數碼藝術愛好者,或是加密貨幣的社群,都想為他們打開一扇接觸和欣賞藝術的大門。
Vogue Hong Kong:從展會角度觀察這次數碼藝術的回歸趨勢,你認為數碼藝術的創作形式或定義有沒有什麼明顯改變?
Angelle:數碼藝術的定義是持續改變的,從攝影開始,數碼藝術已備受討論,它的定義一直在擴闊,但它已經不是一個全新的媒介。AI的出現,令人再進一步思考什麼是數碼藝術,不斷轉化出更多的意涵。或許較大的分別是,從前較多討論是集中於新技術的層面,現在藝術家們已不再框限於單一技術或媒介,而是更多角度地構思作品,好像從今年的展會開始,已經能夠見到更多表演藝術的元素,令整個藝術體驗更加有趣好玩。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Vogue Hong Kong:表演藝術在傳統藝博會上的確較少見,鑑於其性質難以銷售,但在其他藝術場域,表演藝術都展示出愈來愈大的重要性。
Angelle:所以,當我提到我們會囊括表演藝術,就代表我們不會只著眼於灣仔會議中心的展廳,而是希望能夠點燃整個城市,走進不同的平台,滿足各種各樣的創意媒介。
2025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香港藝廊及機構相關的焦點項目:
首次參與展會的香港藝廊:
- SC Gallery,將展出周俊輝的研究型項目《Interview the Interviewer II》,從香港視角審視社會政治變遷。
- 李安姿當代空間,將呈獻陳育強對岩石、樹木和水等自然元素的科學探索,為傳統中國山水畫帶來新的詮釋。
- Property Holdings Development Group,呈獻朱凱婷創作的互動裝置,通過模仿家庭廚房探索烹飪與哀悼的主題。
公共項目:
- 由巴塞爾藝術展和M+共同委約創作,瑞銀集團(UBS)呈獻,M+幕牆(M+ facade)將展出何子彥的作品《Night Charades》,以動畫重新演釋香港電影的經典場景。
- 首次攜手香港獨立藝術機構 Para Site 藝術空間策劃公共項目「光映現場」,將呈獻亞洲及其他地區電影人的作品,提供跨越地域界限的全球視角。
開幕之夜: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下午4時至晚上8時
舉辦日期:2025年3月28至30日
Editor
Inez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