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ERSIVE EXPLORATIONS
又逢春暖花開的季節,隨着香港徹底對外通關,新一屆 Art Basel 也將久違回歸到往日盛景,將來自全球的藝術帶來香港,促成這場年度盛會。回想往年親臨 Art Basel 現場的經歷,筆者在一進場總會率先被眼前宏偉的裝置藝術吸引目光——不同於運用場景更為廣泛的繪畫、雕塑等,裝置藝術正是一種純粹於當下的藝術形式,以豐富元素刺激五感,令人迅速進入由藝術家打造的異想世界,探索每件藝術品背後深遠的歷史及文化意義。今次的 Art Basel 再次集結香港及海外不同國家的裝置藝術,勢必帶領觀眾踏上一場全新的創意旅程。
畢竟生長自相同的土壤,出自香港藝術家的作品總是最容易讓人共情。在 2023 年 Art Basel 回歸的 Encounters 大型裝置藝術展區中,Blindspot Gallery 將呈現本地藝術家楊沛鏗 (Trevor Yeung) 的裝置藝術《Mr. Cuddles Under the Eave》,繼續以藝術家偏愛使用的「植物」為媒介。只見 13 株被連根拔起的 pachira aquatica(也被廣泛稱為發財樹)被綑綁、懸掛在天花板上,宛如野生雨林。這樣的場景也令人不免想起香港每年都會經歷的颱風——2018 年時,名為「山竹」的颱風曾將香港成千上萬的樹木連根拔起。藝術家在 2019 年創作期間,又見證香港經歷社會動蕩、病毒肆虐等苦難,宛如被不可抗力無情禁錮的植物,在極端條件下努力尋求生機,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另一件由林嵐創作的裝置藝術 《Trolley Party》則轉換視角,從「人」的角度詮釋香港精神。由 Axel Vervoordt Gallery 呈現,這件足足 14 米長、由回收雨傘布料拼接而成的天幕為藝術展撐起一片「藍色天空」。觀眾可以於裝置營造的氛圍中就坐,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尋得屬於自己的片刻寧靜。藝術家向來擅長 以回收材料為媒介,今次的雨傘更是來自童年時期對女工人的記憶——通過每個人的努力付出,將雨傘材料縫合成網,寓意香港社會的團結精神。如此需要大量人工投入才能完成的作品,更與現今的消費主義形成鮮明對比,正如天幕外的熱鬧非凡,更襯托出天幕內猶如海底的平靜。令人暫時停下來,反思自己所處的時代。
從其他國家遠洋來港的裝置藝術,亦帶着各自的文化與歷史色彩,講述恆久不變的人性定律。比如由 Yavuz Gallery 呈現烏克蘭藝術家 Stanislava Pinchuk 的裝置藝術《The Wine Dark Sea》,乍看如同由大理石打造的墓誌銘,表面分別刻着兩段文字,一段出自希臘吟遊詩人荷馬的著作《奧德賽》,另一段則出自 2016 年公開的瑙魯難民營文件。前者描述了希臘英雄奧德修斯戰後漫長的返鄉旅程,刻畫在外漂泊之苦;後者則揭露了澳洲難民被轉移至瑙魯後,遭受非人道待遇的真實慘況。經過挑選與部分編輯,兩份資料所闡述的內容竟然如出一轍,令人不禁唏噓:即使無數個時代過去,外來者被疏離甚至虐待的命運始終未變。而這來自不同年代的兩份資料,不僅重審了《奧德賽》的文學價值,也持續控訴着如今不斷發生的悲劇。
在 Kukje Gallery 展出韓國藝術家 Gimhongsok 的作品 《Solitude of Silences》中,帶着面具的人偶,是社會中形形色色勞動者的影射。每個人心懷不同的夢想與期望進入社會,最終成為遵守規則、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無名工作者。原作品皆由生活背景的真人演繹,呈現於 Art Basel Hong Kong 的版本中, 真人由人型模特兒代替,引人重審勞動的價值。
裝置藝術帶來的感官體驗固然難忘,然而 Art Basel 的可貴 不僅在於藝術形式之多元,更在於蘊含文化之廣泛。聚焦亞洲及亞太區藝術家的 Insights 區域,今次將隆重展出兩位藝術家的創作:來自巴黎的 Galerie Vazieux 呈獻中國藝術家莊喆(Chuang Che)的作品集,展現源自東方的抽象藝術。藝術家的父親為前 台灣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因此莊喆自小經常有機會觀賞館藏真跡,畢業後遊歷歐洲,在法國會師趙無極、朱德群等藝術家,自 1960 年代末開始以抽象主義顛覆中國傳統水墨畫。知名策展人 Catherine David 今次專程為 Art Basel 策劃莊喆先生的個人作品展《Chaotic Harmony – Chuang Che Solo Show curated by Catherine David》,一如名稱中看似相悖的 Chaotic(混亂) 和 Harmony(和諧),其藝術風格可見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恢弘氣質,亦有結合塑膠彩及油彩的抽象元素,以中西合璧的風格自成一派。
另一邊廂,首次參與 Art Basel 的 Denny Gallery 將展出伊朗裔美國藝術家 Amir H. Fallah 的同名作品集——如藝術家一貫風格,五幅畫作體現出藝術家對自身成長環境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的人物面孔被隱去,幻化為整個時代與社會的縮影。藝術家亦集合了來自歷史與當代新聞事件的資料,探究視覺語言的進化,以及這些外界訊息是如何影響着當下的每個人。這也不禁令人思考:如今我們身處紛雜訊息層出不窮的社交媒體時代,是否還能重新以平靜、開放的心態佇立於某件藝術品前,傾聽其背後深意?也許這場盛會將幫助你找到解答。
Art Basel Hong Kong 2023
日期:3 月 21-25 日(貴賓預展) ,3 月 23-25 日(公開展出)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詳情:artbasel.com/hong-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