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 PIONEERS
沒有上一代亞洲藝術家在國際藝壇開拓新道路,也不能促進東西方交流,更難讓後來者接棒將亞洲藝術延伸下去。不少熟悉藝術的朋友看到 Kila 的作品,大多都會即時聯想到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的創作風格,就連本尊也曾公開表示:「Kila 承襲了我的本格精神。」的確,Kila 表示奈良美智在創作風格上對他影響深遠,而小時候常看的日本動漫也功不可沒,在兩者長期薰陶下形成他的日式美學風格。他筆下的人物角色擁有一雙深邃的眼睛、造型可愛又帶點街頭風格,有時帶着長有花朵的棒球棒,有時踩着滑板;若再仔細欣賞,雕塑和畫作上的 Freedom、God Bless、Love & Peace 字眼似在探討人生最終極的課題。對於被點名讚賞他卻有點不知所措:「其實我覺得很 surprised!他是我的偶像,偶像願意評論我的作品,哪怕是批評,我也覺得很開心。」
對於奈良美智、村上隆、草間彌生等大師級藝術家,Kila 認為藝術界以至審美觀皆以歐美為主流,但他們的出現並且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也代表着提高了亞洲藝術家的認受性。當然,日本、中國以至東南亞的藝術家有着不同派別的風格,十分多元化,但無可否認,上述三位日本藝術家對亞洲當代藝術有着強大的影響力,Kila 也認為:「始終亞洲人偏好的藝術風格與西方人不盡相同,所以他們某程度上也建立了亞洲人喜歡的藝術口味。」其實,不單只是日本藝術家,當代知名畫家如:有「留法三劍客」之稱的吳冠中、朱德群和趙無極,這三位 20 世紀傑出的華裔畫家,曾先後赴法留學,三人均靈巧地把中國文化的恢宏氣度、精神意涵、水墨畫技法等精髓與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和技巧完美融合;以及,開創「潑墨山水」、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大畫家的張大千,他們在西方藝術界的名聲和成就也足以證明了中國藝術家的水平和影響力也佔了重要席地。
OVERCOMING CHALLENGES
近年,不斷有香港藝術家於國際間打出名堂,其作品在大型拍賣會上更有亮麗的成交價,加上各大型藝博會來港開展,令香港藝術家的前景一片光明。被問到認為香港有足夠發展空間給予本地藝術家嗎? Kila 表示香港作為大城市,很多國際級的藝廊都選擇於這裏開設分支,甚或開始有本港畫廊拓展業務到海外市場,如:新加坡、日本、英國等地,而大型的藝術博覽會,像 Art Basel 則匯聚了全球藝術業界人士,這些無形中讓本港藝術家與外國畫廊和策展人交流,令作品有機會走向世界。「像 Affordable Art Fair,新晉藝術家可以在那裏把自己的作品公開展示,甚至將作品出售,這對於藝術家來說都是寶貴的經驗。」 Kila 認為近年香港人支持本港藝術家的心加強了,在各種因素加乘下初出茅廬的藝術家比以往會更容易「入行」。
然而,「土地問題」這個千年難解的困境不單止影響主流商業活動與民生,就連藝術家也遭殃。對於剛起步的藝術家而言,Kila笑言最困難不是尋找事業的發展空間,而是「物理上空間」,「因為租金很貴!所以我覺得香港藝術家想要創作大型作品會比較困難,因為他們沒有『空間』和相應的大型工具配合去做。在日本研修木雕時,發現日本藝術家們會夾租一個大型貨倉用作工作室,這樣他們的起步成本便大大降低,但同時有諾大的空間去創作大型作品。」此外,原材料也有其局限性,就像 Kila 最初自學木雕時,走遍坊間的木行都只售賣建築裝潢用的木板木方,原條木材實在是苦尋不果,但在日本只要到 Tokyu Hands 便可找到專業用的木雕刻刀、小型木塊,「我就是從這些東西開始。」
STICKING IT OUT
即使充滿局限,Kila 表示香港的優勢包括雲集藝術精英、國際級畫廊及視野等其實間接產生各種機遇,無論是純藝術還是商業創作,「他們都創造了一個市場,好讓藝術家們能繼續創作和生存。」面對未來,他只單純地希望能持續創作,「這並不是重複過去做過的東西,而是繼續發掘新媒介,嘗試新的表達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我的信念——保持真實,作品能與內心連結,努力做好自己。」
早期的亞洲藝術家為後來者奠下了基礎,當代藝術家也努力不懈在世界舞台發光發亮,雖然整個藝術界正受到 AI 人工智能的衝擊,但我們寄望亞洲力量能愈來愈強大。
Editor
Peggy Ch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