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創新企劃將地底一層暮氣沉沉的區域(原本是五間傳統精品店)革新,置地集團的 Assistant General Manager Tom Andrews 表示,目標是吸引更年輕一代的店舖,結合時裝、文化、音樂、藝術等概念,以混合模式帶來新鮮感。商戶基本上都是短期「租客」,以數個月短期租約形式進駐,使空間變得更具動態。
秉承其作為社區「橋樑」的核心理念,Belowground 邀請了眾多合作者,包括Caneva Nishimoto 的品牌設計、OJAS 的揚聲器系統、Yeti Out 的音樂策劃、Advisory Council 的文化和零售策劃等,將這個項目變為現實;其標誌的地球代表國際化、B字代表地庫、向下箭嘴代表下樓梯,把概念簡單直接地表達。
多個 Pop-up store 空間,打頭陣的有 Hello Sacai、Stationeries By HYPB/FRGMT、畫廊 Perrotin 等,由 Awake NY 及 Asterisk 共同策展的 La Marqueta 更是當中的旗艦。「 La Marqueta 的靈感來自哈林區的跳蚤市場,來自香港的潮店 Asterisk 與紐約的 Awake 揀選帶有文化背景的產品」,共同策劃空間理念的 Fed Tan 指出,店內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街頭和運動品牌古着(如 Nike、Patagonia 等),每件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孤本,呈現一種精心策劃的別致感。
Asterisk 店主兼 La Marqueta 策劃人阿威介紹,從前在上環舊店時,貨品陳列比較混亂,但如今有了更具條理的表現。「在較大的空間中,我可以更容易讓顧客感受到我們不同主題的商品編選,同時要把不同類型的創意產品放在一起,碰撞出活力。我不希望只賣最熱賣的爆款——若果那不是我想穿的。我希望傳達一種我們的真正喜愛的產品選擇給顧客。」在 Belowground,除了引來了不少年輕的潮青新客群外,同時也會將置地既有的閒客群引進這個空間,讓不同的消費者欣賞混種的新文化。
店內的陳設像一所小型博物館多於時裝店,透露出阿威的 Kidult 品味︰「柯達的燈箱是我在東京多次央求店主出售才買到的,另外最珍貴的陳列品包括一對 Colette Comme des Garçons 限定店與 Raf Simons 合作的 Vans 球鞋,那是千禧年左右的產品,也是最早期的聯乘(且是四個單位),現在是炒賣的對象。」在地台上擺放出一系列沒標價的紀念品扣章,如果顧客有興趣也可以查詢;另一鎮店之寶是印上「耐克田徑研习会」字樣的T恤,是1982年大陸改革開放早期的 Nike 非賣品,但阿威推出了沒商標的手寫復刻版本可供購買。
為了保持 La Marqueta 的新鮮感,阿威盡量每星期變換店內的陳列,他笑言:「 Belowground 邀請我們也很大膽。旁邊幾間店都帶來了各類的人流,他們的顧客也會順便進來看看。」這種不同單位之間的協同作用,同時發生在 La Marqueta 之內:「 Plants Of Gods 帶了一些盆栽來賣,很快就賣出不少,而 Wing Shya 也為他們拍攝的相集在這處也有售。La Marqueta 的概念就是歡迎各路趣味相近的朋友參與,計劃在遲些疫情緩和後舉辦私密的工作坊。」
走入 Belowground 這個混合型文化和零售空間,完全改變我們對置地廣場中庭的既有印象,如果你未參觀過,是時候一訪這個連接奢侈品零售和當代文化的橋樑。
Editor
Christopher LaiCredit
Photography: Natalie Du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