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國的階梯」Diminish and Ascend-紐西蘭 基督城
這個彷彿要爬上天空的巨型鋼梯是紐西蘭藝術家 David McCracken的作品。這件作品於2013年在悉尼舉行的年度雕塑展上揭幕,現在在新西蘭的Christchurch Botanic Gardens植物園裡可以看到這件作品。然而,這件作品令幾隻海鷗在最高的尖頂被刺傷從而引起了一些爭議。此後,藝術家談到了用矽膠製成的金屬尖端代替金屬尖端。無論如何這個公共藝術通過幻覺達到了無垠的視覺衝擊,令觀者腦洞大開。
2. 《Puppy》-西班牙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這個巨型的狗雕塑由當代普普藝術之王Jeff Koons創作,足足有40英尺高位於西班牙的Bilbao Guggenheim Museum,並且賣出約4.5億港元可謂價值連城。這座白色的西高地獵犬是經過工程設計、電腦設計(在1992年是相當了不起的壯舉!),並在建造之前用新鮮的鮮花鋪上,讓人想起了18世紀優雅的花園與流行文化元素混合在一起的優雅花園。無論是鮮花還是小狗都代表著愛與喜悅,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公共藝術,十分值得打卡。
3. 卡夫卡頭像雕塑(Statue of Kafka)-捷克 布拉格
這座11米高的大型卡夫卡頭像雕塑出自捷克雕塑家David Černý,放置於布拉格市中心。大型鏡面半身像在2014年安裝,由42個可以移動的不銹鋼層組成,重約39噸,放於Quadro商務中心旁,在Národnítřída地鐵站正上方。移動的機關及鏡面設計,反映出卡夫卡受到自我懷疑的長期困擾。
4. 雲門(Cloud Gate)-美國 芝加哥
這個放置於美國芝加哥千禧公園AT&T廣場上的公共藝術作品,因為型態緣故又被稱作「豆莢(the Bean)」,出自英國藝術家 Anish Kapoor。其靈感來自於液態水銀,在設計比賽中被選中,為達到無縫銜接效果歷經重重建築困難,於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之間建造,最終成為芝加哥代表性藝術作品,吸引世界各地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5. 南瓜(Pumpkin)-日本 直島
殿堂級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以其獨有的大小圓點、無限鏡像創作特點,造成視覺震撼,南瓜雕塑、點點畫、infinity room 等均相當具代表性,對於她的公共藝術,不得不提的是她在日本直島的雕塑。在碩大的黃色南瓜(1994)後面,只有一片永無邊際的海水,成為到訪直島的必遊景點之一。
6. 母親(Maman)-英國倫敦
這個泰特美術館(Tate Modern)外面的大蜘蛛雕塑名為「母親」,由美國女雕塑家 Louise Bourgeois 製作,高30公尺,寬33公尺,總重量6,000公斤。殘酷、可怕的外表,其實背後卻代表了母親溫柔的心,而蜘蛛則代表了 Louise 從事織布業的母親。而這個巨型蜘蛛雕塑其他版本亦出現在世界各地的藝術館前,例如加拿大國家美術館、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日本六本木Roppongi等,相當具標誌性。
7. 七彩巨石陣 Seven Magic Mountains-美國拉斯維加斯
從拉斯維加斯前往洛杉磯,穿過內華達州的沙漠,你一定會看到瑞士藝術家Ugo Rondinone在那里安裝的七座約10公尺高的螢光色石塔,重量超過800公噸,是美國近四十年來規模最大的環境藝術(Land Art)作品之一。七座魔法石是由1997年開始的關於自然與色彩的研究的最後階段,在2016年落成,為沙漠帶去了奇幻色彩,無論在白天還是夜晚與自然氛圍相互對立,許多明星都有前去參觀。
8. 大地之子-中國戈壁瓜州
在中國瓜州紅山坡隔壁灘中有一個與自然融為一體,名為大地之子、長15米的巨型嬰兒雕塑,早茫茫戈壁中的形成藝術奇觀。雕塑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董書兵教授在2016年3D打印、雕刻再分塊組裝而成,也是他至今為止最大的嬰兒雕塑作品。恬然入睡嬰兒象徵人物融入自然母親的懷抱,具有震撼的視覺效果和生命力也成為了旅遊必訪之處。
9. LOVE – 美國 費城
1976年出自美國波普藝術家 Robert Indiana 的 Love 雕塑已然成為美國費城,又稱「兄弟之愛城(city of brotherly love)」的標誌,而它所在的公園更改名為「愛情公園」。其實它當時出現的時候,當地人民沒有特別對其有好感,因此兩年後被撤走,幸好,其後能搬回來,還代表着這座城市的流行藝術(popular art)基因。
10. 缺席(In Absence) -澳洲 墨爾本
由建築機構 Edition Office及澳大利亞玻璃藝術家 Yhonnie Scarce 合作設計的這個公共藝術,位於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以「缺席」為題,這個贏得2019 NGV 藝術比賽的作品展現當地原住民在18世紀土地被剝奪後留下的物質遺產。這個公共美術館是免費入場的,每年都會有新的公共藝術比賽作品,吸引不少人前去參觀。
Editor
Karma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