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Cartier誕生以來,我們的珠寶便是為女士而存在。」Cartier 卡地亞形象、風格及傳承總監 Pierre Rainero 如此說道。
今天珠寶與女士幾乎劃上等號,在過去卻並非必然——在18世紀歐洲或文藝復興時期,男士才是珠寶的主角。但誕生於19世紀中的 Cartier,卻恰恰生於一個女性地位冒起的大時代,衍生出眾多女性與珠寶千絲萬縷的故事。「女性行為在這時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Cartier 恰好與她們相互隨行。」隨著 Pierre 的腳步走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的「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覽,在靈動的寶石光華和稀罕奇珍之間,那些曠世女性的傳奇和文化故事,正前所未有地鮮活瑩亮。
這次是卡地亞典藏首次舉辦以女性為題的展覧,更加突顯今個展覽的特殊意義。在約 300 件從 19 世紀至今的 Cartier 珠寶、鐘錶、珍寶、配飾及文獻等珍品之間,我們能夠探視女性與珠寶之間的密切故事,以及中國和世界各地藝術對女性和珠寶工藝的啟發。在芸芸珍品中,更包括由林青霞、劉嘉玲和何超瓊惠借的冠冕,為展覽的女性主題帶來難得的本土敘述。
Pierre 如此形容女性與珠寶的關係:「珠寶是女性最能夠表達自我的工具,也擁有最深刻的意義。你可以在不同場合、以不同方式配戴,但它必定與擁有者緊緊相連,是延綿一生的精品。它亦有一種傳播的意味,作為擁有者的象徵,成為你的一部分;自然地,珠寶在女性表述扮演了意義悠長的角色。」
「如果要將 Cartier 與女性的關係加上註腳,我會說是一種引人入勝的深刻理解,而這理解是雙向的——是女性造就 Cartier 的成功。」珠寶與權力之間從來關係密切,展覽第一部分展出的皇冠和頭飾,均是社會地位的象徵。「例如俄羅斯沙皇之所以成為我們的客戶,是源於他熱愛收藏珠寶的姨母的介紹。從品牌發展初期,我們便與許多女強人建立緊密關係,這在二十世紀甚至有增無減。」不論是拿破崙侄女、精神學先驅 Marie Bonaparte(瑪緹.波拿巴)公主,還是英國亞歷山德拉王后,位位王室客戶的冠冕,如今均橫向陳列在展覧入口旁,是品牌被譽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的最顯赫耀眼明證。
可一頂明顯帶有二、三十年代裝飾藝術風格特色、配合短髮造型而設計的羽毛鑽石頭飾,隱隱透露出一種時代氛圍的轉折。從王室后冠的規範嚴謹、至緊身胸衣上的大型胸針,逐漸過渡至 Roaring Twenties 解放氛圍下出現的打火機、煙盒和化妝盒,這些展品透露出社會對女性行為標準和期望的演變。當中一個刻有眾多社會精英簽名的煙盒,突顯出經濟起飛下,由實業家、銀行家等新興階層所組成的 Café Society,對時尚風潮所發揮的影響力,以及社交場合中女性活躍的身影。簽名中人包括美國社交名媛 Barbara Hutton。她作為 Cartier 長期的忠實客戶,對中國擁有濃厚興趣,更特別鍾情翡翠。這次亦同時展出她結婚時收到、由 27 顆透明度和光澤度極高的翡翠串項鏈。「即使在今天,這也是世上最奢華的翡翠項鍊之一。」
經過 Daisy Fellowes 受印度風格影響的「水果錦囊」(Tutti Frutti)項鍊,以及 Duchess of Windsor 溫莎公爵夫人的紫水晶綠松石項鍊這些重量級藏品,便到了致敬 Cartier 首位女性總監 Jeanne Toussaint 的專區。憑藉非凡的時尚觸覺和藝術想像力,在她麾下,Cartier 的設計從抽象幾何圖案,轉向以花卉和動物為主的立體和自然描繪。而一枚為溫莎公爵夫人設計、腳踏圓渾藍寶石的美洲豹夾式胸針,這 1949 年的設計憑藉充滿立體美感的靈動體態,打開了品牌美洲豹傳奇的開端。
「你知道,Jeanne Toussaint 設計出美洲豹這品牌象徵的時間,正好與法國女性首次能夠投票的歷史性一刻重疊。『Panther』(美洲豹)本身是 Jeanne Toussaint 的小名,有趣的是,Jeanne Toussaint 個性內斂低調,她對美洲豹的一舉成功感到十分驚訝,不明白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漂亮的花卉鳥兒,但人們卻紛紛獨愛美洲豹。」Pierre 形容,這些革命性的創新,均不是為大膽而大膽的結果,只是當下品牌根據其基因、或是創作者追隨內心所下的自然決定,過後才發現,這些決定已經與當下時代緊緊相連——美洲豹的成功,正正源於牠勇猛力量的形象,與其時女性追求獨立自主的渴望相互扣連。Pierre 更帶著笑意分享了一段女性間的鬥氣逸事:眼見溫莎公爵夫人收藏美洲豹珠寶,她的時尚勁敵 Barbara Hutton 便訂購老虎珍品,作為對抗!
不論是摩納哥王妃 Grace Kelly 的訂婚鑽戒(她戴著戒指現身影壇告別作《上流社會》的片段,亦在展覧現場的弧型螢幕徐徐播映),還是鑲有時鐘錶面的女士手袋,均在無形中散發出濃烈的品牌氣息,令人一望而知是 Cartier 精品。到底是什麼造就 Cartier 珠寶的獨一無二?「我經常形容 Cartier 的工藝風格為一種擁有生命的語言,別人能夠透過這種語言辨識我們,而我們亦開放探索各式各樣的創意表述。這聽似容易,但背後其實十分複雜。一言總結的話就是『風格』(a style)。對我們而言,這風格是一種視野、觀看和製造事物的方法,是我們對『美麗』的演繹。這關乎比例、色彩配搭、技巧……如何消融工藝的痕跡來提升美感,以及如何在『硬』中營造柔和。『獨一無二』一直是我們竭盡所能希望達致的目標。」
「沒有任何照片能夠取代珠寶真品,它的存在、大小、顏色配搭、工藝痕跡……沒有東西能夠取代這些真品。直到今天,它們仍然不斷為工匠和設計師帶來啟發。但過去並不是 Cartier 的負擔,而是我們深厚的文化來源。我愛形容珠寶為一種鮮活的語言,我們需要學習、不斷演進,永不重複。例如美洲豹這品牌象徵,多年來亦經歷了不少進化,在今天更加以像素的方式演繹。我最高興是看見很多年輕人對卡地亞這品牌充滿好奇,我想這源於他們在 Cartier 的設計中見到自我的投射,而這些情感,均源於我們對當下女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