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與美食沒有甚麼緣分的人。以我先生——一名資深的命理愛好者的說法,就是我命中無「食神」。到底沒緣分到一個甚麼地步呢?

去餐廳吃飯, 大家一起點菜,我點的那道通常是沒貨或賣完。幸運一點的可能是漏了單,或是第一個點的最後一個來,大家都快吃完我的菜才到,要在眾目睽睽下趕快消滅掉。旅行的時候,特意去試某家餐廳或小吃,關門大吉是常有的事。一次長途跋涉跑去一間仰慕已久餐廳想嚐嚐他們出名的北京烤鴨,結果烤鴨師傅卻在當天休假。

也許就是因為我跟美食這麼沒有緣分,永遠想吃的吃不到,才逼着我不斷學習烹飪,追求最極致的美味,這就是我孜孜不倦學習廚藝的動力。

開始下廚,大概是長大後獨自生活的事。那時開始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有時間總會嘗試煮一頓飯獎勵自己。當然,都不是甚麼複雜的菜式——煎牛排、烘焗等失敗率低的食譜,成為我的「拿手菜」。不過對於我會下廚這件事,似乎未能得到大眾信服。直至婚後誕下女兒,我就更常留在家中,廚房則成為了我每天待上最長時間的地方。日復日為女兒、家人準備三餐,令我意識到,下廚是我的熱誠所在。在丈夫的鼓勵下,我決定報讀Le Cordon Bleu 法國藍帶廚藝學校在倫敦分校舉辦的專業廚師課程,追尋這個從小就嚮往的夢想。

我從來沒有出國留學的經驗,所以這次到倫敦的決定,對我來說是個極大的考驗。除了要適應文化差異,語言也是一大難關:許多材料、香料、廚房用具、甚至烹煮的專業名詞,都要重新學習;加上課程是為專業廚師設計的,要求與速度都非常嚴格,每天上課都要面對極大的壓力。然而在日復日的訓練中,我也不知不覺地建立了自信。還記得其中一個令我最難忘的課題「威靈頓牛柳」——在此之前我也吃過這道菜,當時覺得平平無奇,親手烹調過後才發現它的奧妙:酥皮必須要親手製作,如何緊緊包裹着牛柳而不在烘焗的過程中變形或被蒸氣穿破;加上未到出爐切開一刻,你都不知道到底會否成功、牛柳會不會過熟等,每個細節都十分考功夫。當我親手切開自己剛製成的威靈頓牛柳,看見酥皮裏面鮮嫩多汁的肉質,那種成功感,是我從沒感受過的。

在藍帶受訓的九個月裏,不但學會了許多廚藝知識,對食物也換來了截然不同的感受。作為廚師,選擇新鮮、優質的食材是理所當然,但也更應該物盡其用;像從前會直接丟進垃圾筒的菜頭菜尾,其實是用來烹煮高湯不可多得的素材,對每一件食材都心存感激、並利用最上乘的方法去烹調,是對生命的基本尊重。抱着這份心情煮出來的料理,吃的人當然都會感到滿滿的愛。而年初我更報讀了中華廚藝學院的課程,在體驗過西方文化後,我有感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值得發揚光大。期待學滿有成後,能夠煮出一手傳統中餐,與我最愛的家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