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奧運比賽上同場競技,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運動員,實力旗鼓相當,臨場發揮的關鍵就在於心理質素高低:「運動表現可能有50%或以上是來自心理質素,有很大影響。」運動科學學者Cindy解釋,「我會教同學,緊張時如何調節,呼吸頻率很多技巧,以科研證實幫助運動員。」

運動科學近年成長迅速,發展出不同專業範圍。Cindy 的主要教學科目除了運動心理學,還有運動技能學習,簡單來說:「如何可以跑得快點,手腳伸高點,翻筋斗順暢點,還有訓練計劃中練習幾多,休息幾多。」而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關於體力活動對殘疾或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童的健康影響,包括心理健康如認知功能。她之所以對此特別感興趣和重視,原來跟她以前突然患上眼疾有關。

CLOSE TO THE HEART
她從小樂天好動,運動表現突出,被選入接力隊、籃球隊;「10 多歲時,一個星期六早上起來,突然發覺看東西看不清,例如看到人有兩個頭、兩個鼻,頭也很痛。」四出求醫,才知道患上雙眼重影(Diplopia),原因不明;不久,雙眼視力突然復原,原因同樣不明,「這對我來說是一個 mystery,人生態度有所頓悟。我覺得既然我康復了,我也想幫人,於是攻讀社工。」她畢業後在青少年中心做社工,後來得知開辦體育及運動科學相關的本科課程,便馬上報讀,一直讀到碩士、博士,一心希望:「用我助人自助和社工的理念融入運動科學,鼓勵有需要的人透過運動提升身心發展。」

她指出以往針對殘疾人士體育運動方面研究的學者並不多,「我攻讀哲學碩士學位時,在國際期刊發表了第一篇關於香港殘疾學童的論文,探討特殊學校學童的運動參與情況及動機,如何創造更多參與運動的機會。」適應體育適用於所有特殊身心需要人士,而她就特別關注兒童的情況:「他們的日常生活活動如行路、吃飯的能力有所限制,如果運動可以提升他們自理的能力,他們的自信心都會提升。小朋友及早開始運動,長大後就可以享受運動的樂趣和好處。」

當她從零開始在香港有系統地推動相關研究,到今時今日已有愈來愈多本地學者參與其中,她很高興說:「現在已經開始散發了!」而她近年也先後在亞洲及國際適應體育學會擔任主席,帶領跨國研究和合作交流,「利用適應體育,去提升特殊需要人士的身心發展。」她說:「過去這 20 多年,我做的研究,我教的學生,都強調及推廣這個理念。」

EMPOWERING CHANGE
談到香港女性參與運動和女運動員的情況,Cindy 引述民政事務局「香港體育發展及機遇」的資料:上屆東京奧運會香港女子代表隊參與體育賽事的比例是 61%,2016 至 2020 年康文署體育活動女性參加者比例為 50% 至 52%,體院受訓女運動員、教練、專業人士分別佔 43%、19% 和 42%,「男女運動員的比例已大有改善,配套和資源分配也優化了很多。從數字上看,男女教練比例可以有改善空間。」她解釋。

「所謂限制是在社會性別角色定型仍然存在,但比我以往的年代好有進步。」她指在刻板印象影響下,社會仍認為某些運動「不適合」女性。另外,女運動員在平衡事業和家庭責任上面臨更大的壓力,尤其在婚姻和育兒上,退役後的職業轉型和發展也需要更多保障和支持。她強調推廣女性參與體育運動,需要多方努力,首先是從學校教育入手,如引入新興運動,鼓勵女學生參加各類體育活動;此外要增強社區對體育的重視,吸引更多女性參與體育活動;在媒體教育和公眾活動上,增加公眾對女性運動的關注並提升女性在體育領域的影響。通過這些策略,可以更有效地支援香港女運動員,並長遠推廣更多女性參與體育運動,實現性別平等和體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作為大學教授和雙胞胎之母,Cindy 又是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家庭生活中,維持運動健康?她坦言「時間真的很不夠」,唯有多製造空間「企多啲、行多啲」:「有得選擇,我就不開車,搭地鐵、行路;電梯和樓梯之間,我盡量行樓梯。多著波鞋,塑造更多行路機會。每坐一個鐘,就一定要有個 break,行一行,研究證實,即使只有 5 分鐘間斷長期久坐已經很有益。我教書和 Zoom(視像會議),兩、三個鐘我都會站着,累了才坐來休息一下—不要小看這些生活習慣,很有用的!」

Photography: Chau Yiu Yan
Makeup Artist: Chi Chi Li
Hair Stylist: Keith Wo
Fashion Assistant: Naoki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