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 LAYER 的牆壁保留了原有的質感。

GRAPH LAYER 的牆壁保留了原有的質感。

GRAPH LAYER 的招牌並不起眼,店鋪位於銅鑼灣恩平道 50 號的二樓。因為店鋪在二樓,店主 Kay Tung 告訴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通過 Instagram、網絡博主推薦等線上渠道才知道我們」。

關於挑選店鋪地址,Kay 也花了不少心思,「之前在上環有些不方便,銅鑼灣更中心一些,但我又不想選在商場那麼喧鬧的環境中,我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空間留給顧客,而且不能是新裝修的」,這樣一層一層篩選過後,最後選中了現在這個地方。

Kay 告訴我們,GRAPH LAYER 成立於 2018 年,是一間服飾選物店,以質感細膩、細節豐富、簡約俐落風格的服飾為主。在開辦這家店鋪之前,Kay 一直在服裝行業工作,他在大品牌做過銷售,也在電訊商待過,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開店做準備,「這算是一個從小的夢想」。

GRAPH LAYER 中除了服飾,還擺放 了Kay喜愛的器具。

GRAPH LAYER 中除了服飾,還擺放 了Kay喜愛的器具。

店鋪內的裝潢也經 Kay 翻新過,但有一部分牆面保留了最初的狀態和顏色,這些斑駁的顏色和痕跡跟潔白的新牆壁融合在一起,像一幅油畫。「這一半牆壁我們將它還原了最初的狀態,很幸運地就看到了像一些紅、黃、綠的漂亮顏色,保留了那種舊的質感,而剩下的我們就翻新,用乾淨的純白色去呈現,讓整面牆有一點對比的感覺」。

店鋪裝潢與陳列有點相似,GRAPH LAYER 的選品也延續了這種素雅安靜的風格。「香港人穿衣服沒有那麼大膽,甚至偏向保守,所以我們主要挑一些日常實穿的衣服。」Kay 向我們解釋店鋪選品的標準,除了實穿之外,服裝質量、面料質感和單品風格是否跟店鋪其他單品風格有着連貫性,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店主Kay Tung。

店主Kay Tung。

店鋪中,剪裁俐落和造工極致的品牌最受歡迎,例如來自日本的 stein 和新引進的英國品牌 Omar Afridi。前者有日本品牌的樸素質感,但又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元素,在設計中也藏匿了許多巧思和細節,如一些特別的剪裁。而 Omar Afridi 則非常乾淨純粹,「面料細節都很好,尤其是做工,這都符合我們的要求」。

GRAPH LAYER 的服飾多以簡潔風格為主。

GRAPH LAYER 的服飾多以簡潔風格為主。

近年來,服裝行業每年都在浮現大量的新品牌,但同質化現象嚴重,真正留給消費者的好選擇並不多。想要為香港人提供更多選擇便是 Kay 開這家店的另一個初衷,「香港的服裝市場基本上被大公司壟斷,非常主流,所以我並不想去挑選一些已經有的東西,但我也不是要去抵抗主流化,而是在這之中,盡可能地提供更多選擇。」就像 GRAPH LAYER 的字面意思,中文解釋就是「圖像層次」,只不過這裏的圖像便換成了服裝。

GRAPH LAYER 的店鋪裝潢和服飾 風格保持一致,簡單素雅。

GRAPH LAYER 的店鋪裝潢和服飾 風格保持一致,簡單素雅。

不過,對 Kay 來說,GRAPH LAYER 更像是一個他表達自我的媒介。店鋪當中除了衣服、鞋子,還擺放了一些和他最鍾愛的設計師有關的物件,這位設計正是德國最著名的工業設計之父 Dieter Rams,「Less, but better」就是他的至理名言。「他影響了我怎麼樣去開一家店,尤其是現在服裝品牌那麼多,我們要如何做到有質感和有質量,去追求 less is more 這樣的理想。因為我不是要做一家大型公司,甚麼品牌和產品都要在這裡出現。」

Kay喜愛的設計師 Diter Rams之作品。

Kay喜愛的設計師 Diter Rams之作品。

不管是由他精心挑選的衣服,按照他的標準擺放的單品順序和審美邏輯,還是整體店鋪的裝潢和室內陳列,這家店的一切都代表了 Kay 他個人的想法和理念。「就像有時候我們的客人來這裡並不是單純為了購買一件衣服,而是他們欣賞這一整個生活方式。」而這也是 Kay 堅持在網絡時代開一家實體店鋪的原因,因為一家實體店承擔了結交同仁的作用,也讓社群中的彼此有了交流的空間。

Photography: Eugene Chan
Text: Junjie Wang

GRAPH LAYER
2/F, 50 Yun Ping Road, Causeway Bay,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