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FTING MOMENTS
「無用生活」從字面上看似極為負面,實際別有意義,三位在大學時期已經研習陶藝的店主CJ、Candice Liu 和 Manho Cheung,於 2015 年在新蒲崗成立 工作室,其後開設旺角上海街分店,販售陶藝品選物之外,更定期舉辦藝術展覽,他們表示:「無用生活的命名是深感於在面對現實世界時,一切追求功利,而藝術工藝則被視為無用之物,或是被認為是不重要的存在。偏偏所謂『無用』的陶藝創作,對我們來說是得以喘息的珍貴空間。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借助陶藝,讓大家享受慢下來的節奏。」在新常態的情況下,大家對生活多了一份審視,三位創辦人亦認為香港人在這兩年對陶藝產生興趣與熱情,「六年前剛剛創立工作室時,陶藝仍是一門較為小眾的藝術,近年則看到本地有不同的陶藝展覽。總的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有了這些關注的推動,讓許多本土陶藝家有了更多展示作品的空間和機會。」然而,快樂背後仍有一定的經營困難,例如除了嚴格選物和策展之外,陶藝課程都需要花大量時間作準備,CJ 說:「陶藝課需要許多前期準備和後期製作,比如燒製過程和回收泥料等等,但感恩的是我們有一班得力和值得信任的導師與小幫手們,他們在這一路上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
所謂『 無用 』的陶藝創作,對我們來說是得以喘息的珍貴空間。
無用生活 Useless Studio 三位創辦人
「無用生活」的課程分為體驗課、長期課程和專題課程。體驗課程主要提供予初學者了解一些陶藝初階技法,例如如何使用拉坯機製作一隻杯,如何使用手捏技法製作杯碗碟,以及其他器物等。長期班則針對想要更加了解陶藝的同學,他們將會有更加充裕的時間參與到陶藝製作的各個步驟中,亦都可以針對自己的薄弱之處或有興趣的主題,進行重點練習。 Candice 表示他們因應疫情亦作出課程改變:「我們推出了在家玩的陶藝套裝組合 Home ceramic kit,這是兩年前疫情剛剛爆發時已經構思出來,並製作非常詳盡的短片和圖片指南,讓大家能夠在家也能輕鬆製作出不同主題的陶藝作品。」除此之外,宣揚本地陶藝文化亦是他們的信念,「我們所售賣的陶器,大多數來自於本土藝術家的創作。而我們會因應每個季度的不同主題,邀請藝術家進行相關的創作。由於所有作品都是手工製作的關係,因此每一個系列作品僅有小量存貨,甚至有些因燒製方法所限,是難以在此複製的孤品。」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舉辦的展覽同樣重視本地藝術家的創作,「大眾對於外國尤其是日本陶藝的認可度會較高,但實際上香港本土亦有許多非常出色的創作者值得被看見。因此我們希望能夠提供一個平台給這些藝術家,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三位創辦人在今年更致力為主修陶藝的本地優秀畢業生舉辦個人展覽,同時與香港插畫師、透過藝術 NGO 與殘疾 藝術家等進行不同形式的合作。事實上,手作陶器的美在於雙手觸碰時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起伏和質地,更看到釉藥在燒製過程中因流動和凝結而產生的色彩變化;但想不到,原來陶藝同樣能夠彰顯人心之美,所謂的工藝傳承莫過於此。
Useless Studio
Rm 806, Laurels Industrial Centre, Tai Yau Street, San Po Kong.
>> 立即訂閱電子書及紙本實體書click here
Editor
Simon Au Photography by Natalie Du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