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記得,5歲的我坐在爸爸的坐駕中,腿上放着剛從附近麵包店買來的溫暖法包。爸爸轉動軚盤,麵包的紙袋皺摺起來,嚓的一聲。我胖乎乎的手指鑽進袋裏,扯下了一塊暖呼呼的麵包,麵包屑散落在座位和衣服上。小麥、酵母和牛油,一股熟悉的氣味充滿了車廂。未回到家,法包已經被我吃掉了半條。

這是我人生首個食物回憶,你呢?食物記憶到底有多深厚,總讓我着迷。食物除了味道和外觀,還帶我們回到了整個體驗中,或許想起聖誕節或暑假的時光,或許想起祖母,甚至是一個地方,例如我們童年時的家。

以火腿通粉作造型的芝士蛋糕

以火腿通粉作造型的芝士蛋糕

我還是一位年輕廚師時,常向客人分享新鮮事物和想法,嘗試新的食材,像來自世界各地、帶異國風情的水果,或是剛上市的特種香料。我研究尖端技術,在賣相方面做了很多工夫,但現在,我不再四處尋覓靈感,取而代之,是着力於如何為客人留下難忘的回憶。回憶激發我的創作,我不再只尋找下一個新事物,而是將古老和經典,重現於人前,並和現在接軌。

對於世界上任何一位廚師而言,建立新店子都是挑戰——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團隊,很多時候還使用不同的語言。但最重要的是,每個城市和國家都有自己的品味和文化。最糟糕的廚師,是將自己在本店所做的事情,簡單地複製並貼到新城市上。說到底,廚師畢竟是為人們下廚,所以應該從了解人開始。在紐約,即使是不同街區,也會有完全不同的口味;假設全世界都有着相同偏好,是一件愚蠢的事。當初決定在香港開店時,我有一個非常獨特的使命:不趕潮流,不追求新穎,反之需要深入研究這座城市的根源,了解它的記憶。

只要細心觀察人們,你會更了解香港。看到一個檸檬茶盒或一碗通心粉湯時,在他們臉上會發出的光芒——起初,對我來說很奇怪。作為法國人,我沒有這種童年回憶。為新店當文歷Dang Wen Li進行產品測試時,我們的紐約團隊對桌面上出現魚蛋而感到困惑;但香港的成員卻馬上笑了,眼睛也變得明亮起來。我很快意識到,我們在做對的事。

首次推出糕點時,我最愛看到客人的表情。一位客人看到以皮蛋為造型的榛子撻馬上笑了;另一人看到像湯餃的香草芒果慕絲蛋糕所表現的興奮,就像那年手執法包5歲的我,回憶充斥着整個房間。嗅覺、視覺和味覺呼應了回憶。即使在香港這樣瞬息萬變的城市中,我也意識到有些事情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