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一個藝術圈蓬勃發展,而不是單純迎合市場價值。
Amber Wang
以往 Gallery Weekend Beijing(GWBJ)與 Art Basel Hong Kong 是個相隔千里的孿生花;前者將活動日期定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前一周,某程度上這段北京——香港路線標誌着長達一年的藝術之旅的開始。「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在香港開設了畫廊,並展出眾多內地優秀藝術家的作品;而本屆 GWBJ 也將展出香港畫廊 Edouard Malingue 的作品。京港兩地互動交流對區內的藝術生態系統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Amber 如是認為。
GWBJ 可說是內地近年發展得相當成功的藝術平台,參展機構與藝術家合力呈現一年中北京地區最精彩的展覽,成為了一年中國際藝壇的重要活動。「在GWBJ推出之時,像 Art Basel Frieze 和 The Armory 等大型國際藝術博覽會已經存在了,」Amber 解釋道:「然而,北京仍然缺乏一個專業國際化的當代藝術展示平台。作為眾多藝術家和畫廊的大本營,北京急切需要與藝術相關的活動,使其在全球舞台上脫穎而出。」
而讓 GWBJ 與別不同的,是對藝術生態的根本關注。「初擔任 GWBJ 總監時,我在當代藝術領域的工作已踏入第十個年頭。我注意到,當時國內的藝術博覽會和大型藝術活動的發展迅速,但這些活動是否能真正培育畫廊與藝術家成長?」Amber 認為,國內藝術圈真正欠缺的,是一個讓藏家和專業人士聚集一起、深入交流的機會。「我們希望建立一個深入、慢慢觀賞的進程,而不是像『打卡』一樣的機械式到訪。」
上任後 Amber 努力研究全球成功展會與畫廊的發展模式,並於2018年首次推出了“Visiting Sector”,成功將 GWBJ 置於國際藝術地圖上。「通過與 Zurich Art Weekend 的合作,帶來了全球視野以及廣泛的藝術專業人士參與。合作也秉承了 GWBJ 的核心使命:啟動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藝術交流,同時與北京最好的當代藝術保持文化凝聚力的平台。」
Amber 也坦言,藝術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免產生了制度上的後遺。「藝術市場發展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和尊重藝術家的需求,幫助一個藝術圈蓬勃發展,而不是單純迎合市場價值,這樣才能將更多前沿的作品和展覽進入視野。如何在平衡商業需求的同時支撐藝術體系,是一個值得不斷探索的問題。」2018年,為了讓當代藝術更貼近公眾,GWBJ 推出了 “Public Sector”,在城市的各個地點展示公共藝術裝置。而支持年輕藝術家而成立的 “Up & Coming Sector”,旨在培養下一代策展人和創意工作者,通過邀請國內外嘉賓參與,促進專業交流。「未來我們將引入更多出色的展覽,培育一個以內容為導向的平台,讓北京真正在國際藝術界的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
>> 立即訂閱電子書及紙本實體書click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