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摩天大廈、本地明星甚至香港歷史,以淺白的主題來探討身分觀點和社會面貌。石家豪說自己很幸運,早在1990年代,著名畫廊甚少展出本地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藝術系畢業生多數以業餘性質來創作。石家豪在1994年畢業於中文大學藝術系之後任職《星島日報》校園版編輯,然後在香港藝術館當研究助理。「在香港藝術館工作時,我有機會親身接觸到趙無極和司徒強等知名華人藝術家,此經驗讓我意識到以藝術為事業的可行性。」石家豪於是決定成為全職藝術家,並陸續獲得藏家注意和展出機會。
近年香港藝術市場蓬勃起來,帶動國際級畫廊和大師作品在香港的曝光和交易,對於本地藝術家,最大得着是此氣候培育出一班本地藏家。基於不同原因 (可能是作品價位或藏家與本地主題的連繫),多了藏家留意本地作品。石家豪也與藏家建立關係,去年他在沒有畫廊代表下親自策劃「稱身大廈-石家豪的工筆人物畫」展覽。
在偏重集體回憶、身分認同,喊着支持本地藝術口號的氛圍下,石家豪作品令人產生共鳴是可以理解。他以香港的摩天大廈和電影明星為主角,細緻的描繪和設色看似現代插畫,但手法源自中國古畫的工筆技法。石家豪作品打破一般人認為藝術難以捉摸的想法,以《建築系列》為例,他將建於不同年分的摩天大廈結集一起,簡單不過,將香港城市景觀轉化為超現實時裝舞台,不失幽默,當中甚至蘊含古畫元素,將古今融合的現代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中國工筆畫常以花鳥為主題,石家豪思考這是否唯一選擇。「我想在作品加入現代感,有甚麼東西能代表香港和這個時代,我想到了摩天大廈。」《建築系列》已有逾十年歷史,「稱身大廈」讓他梳理整個系列並加入全新創作,令系列更完整。
曾經在香港大學修讀一年建築,石家豪找到建築和時裝的共通點。「一般人未必會注意建築物的細節,我為了《建築系列》進行研究和觀察,發現摩天大廈的外型有點像晚裝。」於是大廈變成了時裝,融入各款設計,由性別模糊的模特兒穿上。「主角的模樣又衍生出性別和性取向的討論,但這只是成年人的解讀,因為小孩會很簡單地認為穿裙子的就是女孩,他們還問我為甚麼女孩臉上會有鬍子。」所有藝術家都會接受任何對作品的解讀,石家豪創作《建築系列》是希望記錄屬於這個年代的城市面貌,建於不同時期的摩天大廈,有些已被拆卸,有些曾經為全港最高,以藝術來記載新舊交替。
以人體為敍事母體是石家豪最擅長的超現實手法。早期系列《音樂家座》將人體變成樂器,部分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嬰戲圖,大受歡迎的《眾身系列》也匯聚中國古畫和人體元素。「中國人物畫着重造型,例如在《清朝畫譜》中畫家對神仙的描繪,便運用了豐富想像力來勾畫服飾細節。」石家豪將相同概念應用於現代作品,主角換上周潤發、梅艷芳和張曼玉等熟悉名字。我們看到的是集體回憶,但在藝術家眼中那只成長經歷的一部分。
我確實經歷了最美好的1990年代,那個年代無論是文化、電影抑或音樂都很出色,都是我最喜愛的。
我們甚至可以在其創作中看到已被遺忘的香港歷史。「《南洋社》是其中一幅最有香港連繫的作品,南洋是中國古代對東南亞的稱號,香港位於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的中央,在歷史上擔當了促進兩方貿易及文化交往的角色。」那時候從中國到南方要經水路,因而啟發了石家豪創作《南洋社》,畫中正在暢泳的人物代表着東南亞各城市。從早期作品到將不斷延續的《建築系列》,石家豪的作品夾雜虛實和新舊,無論是我們每天路經的商廈,抑或成長時看過的電影,都包含了各種香港文化符號,讓我們更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Editor
Veronica ChowCredit
Photography by Calvin 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