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 Fung 憑藉作品《紅豆莖》(Red Bean Stalk)榮獲今年「Sovereign 傑出亞洲藝術獎」的「Vogue Hong Kong 女性藝術獎」,成為自 2013 年後首位獲得 Sovereign 藝術獎項的香港藝術家。該獎項由 Sovereign 藝術基金會(SAF)創辦,基金會成立至今已經 20 年,長久以來支持藝術家發展,並藉拍賣作品為弱勢兒童籌集資金,無論是對藝術家或社會都意義重大。對於這次獲獎,馮捲雪直言最高興的是評審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與故事,「藝術是一種溝通,當你向外界發出一些難明的訊息,有人接收到會讓人開心到想哭。而藝術家已經習慣發出的 100 個訊息有 99 個都會落空,所以我最開心的是有人聽明白、看明白我的作品。」
得獎的木雕繪畫作品《紅豆莖》,屬於宏觀的《2084》世界中「矛盾國」的故事:「矛盾國」為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採用了「保祿達計劃」(Polluta)將污染空氣壓縮成為磚頭,並用這些磚頭建造了一座在空中漂浮的美好藝術小區「保祿達」,藝術家可以在那裏永久居住、創作、生活。那為何作品名為《紅豆莖》?馮捲雪解釋道:「唯一通往保祿達世界的途徑便是通過這些『紅豆莖』。但事實上,紅豆是從樹上生長而成的,因此『紅豆莖』本身便不存在,這意味着通往『保祿達』的大門事實上也並不存在。」
虛幻世界中蘊藏着現實世界的殘酷事實,這正是藝術家創作這一宏觀世界所希望傳達的信息之一。「其實我的作品中很多的想法來自於一些西方的烏托 邦或反烏托邦文學作品,有人問我究竟《二零八四世界》屬於烏托邦還是反烏托邦?我認為極致的烏托邦就是一個反烏托邦——一個極度的美好的世界將會千瘡百孔,因為人類本身便充滿了不完美、矛盾、貪心等弱點。」相比人類,Michelle 更偏向採用她最喜 歡的動物,作為一個更容易代入的溝通媒介,「我講的議題很多比較抽象,所以我選擇採用動物擔任作品主角,讓你可以撇去角色膚色、年紀,直接以更容易令人代入的方式表達的事物。」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得到藝術界前輩陳育強(Kurt Chan)提名,再從來自亞太區 15 個國家及地區的 171 位藝術家中脫穎而出,過程絕非一帆風順。事實上,Michelle 去年便曾獲資深視像藝術家馮美華(May Fung)所推薦,提交了兩張作品,最終卻連入圍名單都進不了,心有不甘的她於是不斷詢問身邊好友並進行反思,儘 管當時並沒有得到確切答案,卻暗暗為她這次的成功埋下伏線。「我覺得身邊有一些行內朋友會和你交流是非常珍貴的,所以如果別人給我意見,我每次都會全部記在筆記中,並在之後再作評估;有時候我會回頭再問他,或將問題帶給下一個人,我覺得這個是增長和交流。當我將之內化後,我會再作試驗與研究。」Michelle 補充道,「我相信我現在的技術一定比半年前進步了很多,而現在遇到的都不再是當時問題,所以我認為對於自我提升,從來都是我如何去面對更高層次、更深奧的問題。」
當被問到最初如何發掘到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Michelle 給出一個讓人意外的答案:「我並不知道自己的作品長甚麼樣。」然而,儘管處於這種迷惘狀態,她創作上的卻有着獨到的個人堅持,「第一,作品一定要誠實。創作是一種很複雜的表達形式,如果你不真心對方會感受到,所以一定要真心。第二,我的過程並非要批評自己,而是要選擇忠於自己的藝術觸覺、技術上的考量。如果在試驗中發現不成功便不需要再勉強嘗試。」或許能夠創作出如此別樹一幟的作品,便是憑藉着這種個人堅持,自然而然地開拓出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
早在 2014 年的 7 月,Michelle 便在大澳 Staycation 期間,在迷人的漁村景色下,完成了《二零八四世界》的故事骨幹,直到 2015 年,經過多番折騰才終於作為碩士畢業作品,首次以裝置藝術的方式面世。「當時我寫下了《二零八四世界》的前傳,直至碩士畢業時才第一次採納那個構思,但那時候想做的東西很多,想做動畫,想做獨腳戲,又想做服裝,結果我將幾十張畫變成一個藝術裝置,最終更獲得了畢業獎。」她隨後利用 5 年的時間將之前想做的事 一一實現,並讓《二零八四世界》的世界觀逐漸成形,「動畫製作了 3 年半,之後又完成了另一個版本的表演藝術,並發行了一本書,獨腳戲到現在都還沒做,或許未來 30 年後會完成?我不知道。」她說道。
現在 Michelle 趁着難得的空檔期,正興致勃勃地為《二零八四世界》中的「北島國」試驗一批全新的木刻繪畫,並將兩年前特地遠赴北極所做的資料搜集,建立出一個圍繞以北極熊為主角的冰川國度。然而《二零八四世界》龐大的世界觀,並非數張作品便能夠全面呈現,Michelle 早有心理準備為之奉上畢生時間。
Editor
Peggie KeiCredit
Photo courtesy of SAF and Michelle F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