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家 Suzanne Simard 在加拿大卑詩省廣大的森林裡長大,一直對樹木有一種天生的理解力。她在1980年代初,以研究生的身分進入林業工作,開始疑惑為什麼大面積的樹林被砍伐後,再以人工種植來取代原始林的新人工林很難存活。於是,她開始往地底下去尋找答案。
Suzanne Simard 最後發現了一個稱為菌根的龐大真菌地下網絡,它們把樹木連結在一起,讓樹木可以共享水、氮和碳等各種資源,也傳遞它們的健康程度、營養及應力水準等資訊。在這些蔓延的網路中間,是「母樹」,也就是幫助維持森林、使森林再生的老樹,由它們來幫助同類活下去。自從有了這個驚人的發現之後,西馬德的工作(強調樹木互相合作,而不是彼此競爭)就吸引了大眾的想像力,成為創作的靈感來源。像是 James Cameron 的《阿凡達》(2009)中的「靈魂之樹」,以及 Richard Powers 的普立茲得獎小說《The Overstory》 (WW Norton & Co, 2018) 中的角色 Patricia Westerford。
在 Suzanne 的新書《Finding The Mother Tree: Uncovering the Wisdom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Forest》 (Allen Lane, 2021) 裏,她談到樹木的秘密生活、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來面對氣候危機,以及我們所有人可以做什麼來保護我們的森林。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在卑詩省長大是什麼樣子?
「我的遊樂場就是森林,所以我想我的生命打從一開始就注入了對樹木的愛。我會去爬我最愛的幾棵樹;我們在森林裏蓋碉堡。你不會想到樹一直在陪伴你,直到你離開那些樹才真正明白這一點。「從那時候開始,我就看著陪我長大的那片原始林被砍伐成一片空地。那真是令人心痛的情景。等到樹林不見了,你才明白你有多愛它們、多需要它們。」
你什麼時候開始懷疑樹林擁有我們不知道的秘密生活?
「這是個漫長的過程。我的研究來自於我在森林裡度過的一生,所以我自然而然會對這些問題產生疑惑。不過一直到我進入林業工作,看到我們管理的單純造林出現的問題,而那片林區跟我小時候的那些森林完全不一樣(人工林完全不像原始林那樣多樣與健康)這時我才開始認真想知道地底下的奧妙。「樹木依種類不同,少則活數十年,多則活數千年,所以它們會彼此作伴很久很久。在我看來,認為樹木之間不溝通是一件很可笑的事。當時普遍的看法是樹木只會彼此競爭水、光線和養分,所以我第一個要研究的是:『要是樹木會共享水和養分,會是什麼情形?」』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你的發現為什麼會這麼吸引大眾的想像力?
「看到這個現象,我很欣慰,也覺得很有趣。1990年代和2000年代我剛開始發現這些事時,我並沒有多談。其實我本來都準備要放棄了,因為學術界和林業的負面回應太多了。但是一旦大眾開始了解這一點,大家就真正接受了,因為大家知道那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沒有這個大環境,我們什麼也不是;我們不能獨自活下去,因為人是群居動物。這是很容易了解的道理;每個人都懂。」
你認為我們可以從樹身上學到什麼,尤其是在處理氣候危機方面?
「其中一課是我們如何看待生態系的運作,如何與生態系互動。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概念被解釋成人主宰著自然。這是不對的。我一直知道人是附屬在生態系裡的,因為我就是那樣長大的。我們必須看清我們是這些生態系的一部分;我們有責任滋養萬物;我們可以是積極改變的推手,而不是製造破壞性的改變。「在氣候變遷這方面,還有一點,那就是老樹和原始林是超級大碳倉,也有助於生物多樣性——這兩件事是互相關連的:生態系越多產,儲存的碳就越多,物種就越豐富多變。所以,保護這些樹和這些樹林非常重要。」
我們所有人可以做什麼來保護我們的森林?
「只要再度與森林建立關係,就能幫助個人多了解森林一點。森林是我們的維生系統。沒有森林,人也活不下去。我認為如果大家更了解這一點,我們就會多保護它們一點。舉例來說,你可以在投票時做出選擇,你也可以支持會保護森林的環保組織。「自我教育非常重要。例如,有個種一兆棵樹的活動,這個想法非常好;樹木很重要。不過我們要能判斷怎麼做比較好;我們必須了解我們的生態系,不然萬一種了一堆樹都沒活下來,那有什麼意義?另一點是我認為大家總是在找靈丹妙藥,想求速成。種一兆棵樹不是壞事,但如果不保護原始林,就不可能辦到。」
對於我們的森林以及整個地球面對的挑戰,你是否曾經感覺難以承受或者傷心?
「確實很難承受。我記得在1990年代初,我們那個林區遭受山松甲蟲侵襲,那正是氣候變遷以及我們處理森林的方式造成的後果。甲蟲一路吃掉1800萬公頃的森林,等於是整個瑞典的森林面積。我記得看到那一大片死掉的樹木,也記得走過那片死寂時的傷心。後來是森林大火,這還在〔摧毀我們的森林〕。真的傷心不完。「可是你不能沉浸在傷心裡太久。我開始研究生態系的運作方式,並了解它們的再生能力有多強時,它們會為了治療與修復而演化,我就想我們確實可以在生態系裡做一些事,像是搶救古老的母樹,幫助生態系復原。想通這一點,我就覺得好多了。
此時此刻,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因為氣候變遷而覺得很難過,最好的方法就是成為變革的推手,讓自己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Editor
Emily Chan, Yvonne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