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h Andelman向來以時尚洞察力及超凡品味著稱,曾經與Chanel、Hermes還是Saint Laurent等奢華品牌合作,作為零售策展先驅的她卻 沒有生意人的那種「直腸直肚」或者強勢性格,反而言談間溫文爾雅,確實像藝術家那樣有着深層次的靈魂,這是她與生俱來的魅力。她在見面時笑說:「聖誕節這是一個讓你放慢腳步的時刻。我覺得在佳節和家人一起打開禮物的那一刻是很美好的,會感受家庭的愛,還能夠吃很多薑餅。我對禮物亦有想法,這與價值無關,關鍵在於它的意義。它可以是你在花園撿到的一片小樹葉,但能夠象徵你對彼此的思念。」

在應該slow down的節日前夕,Sarah怎料花了幾個月時間與置地廣塲策劃是次聖誕藝術項目,最後感到意想不到的滿足感,「坦白說,我過去沒有特別為聖誕節做甚麼特別的企劃,這次合作讓我感到有趣好玩,我邀請巴黎設計工作室Faye and Gina 的兩位年輕創意總監打造視覺形象、包裝、所有圖案等項目,還有10位不同風格的藝術家,他們不約而同一口氣答應參與,令我覺得鼓舞,而且有些是在Colette時期已經合作過了。」

這次聯乘的10個藝術家包括 Ceizer、陳粉丸 (Fenwan Chen)、Forlee Bean、FriendsWithYou、Gabriela Noelle、龍家昇 (Kasing Lung)、Katerina Jebb、Mr.A、Nina Chanel Abney 以及 Ribbonesia,Sarah對此表示:「他們真的彼此不同,但是又能完整這個企劃。例如有我經常合作的法國藝術家Mr.A(André Saraiva)和Ceizer,他們的插畫和塗鴉風格非常鮮明。這次合作的兩位香港藝術家Kasing和Forlee Bean同樣畫風獨到;至於古巴裔美國女性藝術家 Gabriela Noelle的作品,多以童年作為靈感,與是次企劃可謂相當配合。Nina Chanel Abney是我欣賞的藝術家,作品往往結合現實主義和抽象藝術,還討種族、名人、宗教、政治、性別和藝術歷史等多樣主題。我們還特意推出10款絲帶珍藏系列,彷彿將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彼此相連,互相信任,顯得意義非凡。」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Forlee Bean (@forleebean)

談到於此,Sarah還分享自己與Forlee Bean的「友情」,「先說香港,這是一個充滿活力,有很多畫廊和藝術氛圍的城市。我與Forlee其實認識很久,於Colette的年代,他曾經在我們餐廳的紙上畫畫,還跟我們說『我很喜歡 Colette,如果有一天你想做些甚麼,請記得我。』因此我很高興這次能夠邀請他的城市(香港)合作。緣份這回事,大概像生命是一個循環。」

1 / 10

不要時常覺得這個世界給予你甚麼,而是應該要好好自己發掘它的美麗之處,才可以好好的成長。

Sarah Andelman

Sarah Andelman是次到訪香港只待三天,對上一次來港是一年半的事情,「當時我與Lorraine Schwartz一起參與Art Basel,還第一次去了M Plus,這座藝術館真的震撼了我,還見到很多朋友。這亦讓我想起和Michael Lau很久以前在Colette合作過的一次展覽,所以每次來港都盡量與他聯絡。像今天一樣,Fed Tan帶我到訪一些畫廊,還遊走大街小巷,像冒險一般有趣。我還記得淺水灣(Repulse Bay) 這個地方,想不到香港有這樣寫意的環境,與中環的摩登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氛圍,香港真的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

當然,置地廣場同樣是Sarah愛不釋手的地方,「我上次來香港的時候已經來過The Landmark,一直覺得這個商場規則很完善和整理,感覺特別良好。我早前與巴黎百貨公司Le Bon Marché 有合作,覺得The Landmark同樣重視優質的生活品味和現代化美學,因此要在香港進行企劃的話,自然要一個讓我覺得最舒服的地方去工作吧。」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Vogue Hong Kong (@voguehongkong)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JUST AN IDEA (@justanidea)

自從Sarah Andelman結束Colette的營運之後,她創立JUST AN IDEA,一間擁有豐富品牌合作和零售專業知識、專注於跨領域合作的諮詢和策劃公司。其後,她更於2021年推出刊物 Just An Idea Books,過去曾與藝術家 Chris Labrooy、Tiffany & Co.創意總監 Ruba Abu-Nimah、攝影師Andrew Bush、插花藝術家 Dr. Lisa Cooper,以及以 Verdy’s Wasted Youth等等合作,對藝術可謂是無止境的追求。「我對紙本實在有說不出的情意結,看看你給我的《VOGUE HONG KONG》雜誌,對紙質的執着令我很驚訝,看得出你們花了不少心血完成每一期的雜誌。對於我來說,我一直喜歡能夠與世界接觸,從美容、設計、時尚到策展藝廊,書藉當然是我喜歡收藏的物件,推出Just An Idea Books最初的時今,它像目錄一樣介紹不同藝術家,有點格式化的排版,我記得香港亦有售賣這本書。當然與不同藝術家、出版社假作,不知不覺豐富了我對策展的眼光。老實說,我的公司大部分時間只有我一個人,所以必須兼顧很多不同的事情,但除此之外,我仍然感到非常感激,因為我可以與不同藝術家和品牌建立關係。」

Sarah又謂,藝術就是生活,我們的世界需要藝術的存在,生活應該每天有能夠仰望天空的美麗時刻,「我熱愛藝術,並從中獲得靈感,但大多數是當代藝術。例如今次合作的其中一對雙人藝術家組合FriendsWithYou,來自洛杉磯的Samuel Borkson和Arturo Sandoval III作品帶有流行元素,但是多以沉浸式裝置、雕塑、繪畫等形式呈現起來,目的是希望彼此聯繫人與人之間關係,這都會令我對生命有所思索。世界資訊太多,我們總會錯過很多事情,所以我不會錯過身邊任何地方的人與事,總是讓人興奮,又如那些對新科技瞭如指掌的年輕世代,他們對世界的見解亦令我有所得着。」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JUST AN IDEA (@justanidea)

Sarah Andelman在巴黎創立的傳奇時尚選物經營店二十年後決定閉店,與多個品牌合作的經典神話至今仍然讓人津津樂道。那年是2017年12月20日,普天同慶的聖誕節前夕。(Photo by Chesnot/Getty Images)

Sarah Andelman在巴黎創立的傳奇時尚選物經營店二十年後決定閉店,與多個品牌合作的經典神話至今仍然讓人津津樂道。那年是2017年12月20日,普天同慶的聖誕節前夕。(Photo by Chesnot/Getty Images)

(Photo by Pierre Suu/Getty Images)

(Photo by Pierre Suu/Getty Images)

因為工作關係,Sarah能夠周遊列國,感受不同風土人情與多樣化的藝術風格,被問到隨着不同人生階段,對鍾情的藝術類型有否變化,她卻不經思考地說:「沒有。」然後再沉默思考數秒補充說:「在我很小的時候,我記得我去過一家紐約的流行商店,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那是一家由藝術家設計的商店,到處都是他的藝術作品,你可以從藝術家本人那裡得到一些小玩意,這影響我很深。然後我開始喜歡Andy Warhol、Marcel Duchamp、Salvador Dalí等作品,為那些超現實主義或普普藝術的設計而瘋狂,期後我又愛上了Fabio La Fauci的作品;再到今時今日,我在Art Basel亦認識很多別具一格的藝術家。說實話,即使是一條圍巾、一本書、一個手袋,只要有它的美妙設計元素,存在一個設計者的獨有想法,就足以讓我愛不釋手。所以我喜歡這樣,既是藝術的世界,也是你可以買到的藝術版本。」即使到訪不同地方,Sarah對世界仍然感到好奇,亦盼望大家必須要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並不孤單,每一個城方都有它值得欣賞的元素,「從日本到印度,還是從丹麥到意大利,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時常覺得這個世界給予你甚麼,而是應該要好好自己發掘它的美麗之處,才可以好好的成長。」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Sarah Andelman (@sarahandelman)

談到未來,Sarah堅定的說會繼續經營自己的出版公司,推出更多書籍,「即使互聯網流行,但真的不想它會有天取代書藉的存在。我記得上次去紐約的時候,機場的雜誌架竟然一本雜誌都沒有,還放置了原本在杯子上的糖果,這真的很可怕。而我在香港看到仍然很多地方上擺放不同雜誌和書籍,所以真的要好好珍惜。我深信在某個年紀之後,他們會回到紙上,就像你買黑膠唱片聽音樂一樣。」說罷,筆者說實體書本就像聖誕禮物的絲帶一樣,都是傳統而有着無法取代的意義,然後我倆互相微笑,彼此望向置地廣場的聖誕佈置,彷彿停留在最美好的佳節時光,這不就是Christmas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