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灘為例,這個標誌性的奢華品牌在2024年底慶祝了其30週年,回顧展覽「風華迴響——上海灘三十年」深入探討了多年來塑造其獨特美學的文化元素。這些影響——由創始人鄧永鏘爵士將其編織成品牌的核心元素——共同創造出一種標誌性風格,將傳統與現代、喜悅與優雅無縫融合。
中國當代藝術的第一舞台
回望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歷程,奢華時尚品牌在其演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99年,三宅一生與蔡國強在火藥爆破中激盪靈感;2008年,DIOR於UCCA舉辦「迪奧與中國藝術家」展,同台演繹高訂服與當代藝術;2010年,楊福東執鏡PRADA廣告大片……
上海滩 SHANGHAI TANG 可謂為中國當代藝術提供了第一舞台。早於1990年代,上海灘創始人暨社交俱樂部「中國會」創始人鄧永鏘爵士,便深諳藝文交匯之道。其創辦的頂級會所化身文化沙龍,牆面懸掛的當代藝術藏品不僅見證其前瞻眼光,更成為亞洲精英階層的談藝論道之所。1993年,鄧永鏘爵士以「China’s New Art, Post-1989」為主題,將漢雅軒畫廊收藏的53位中國藝術家作品,巡展至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地,足跡遍及美加澳等重要藝術重鎮,為中國當代藝術叩開國際大門。
1995年威尼斯雙年展,張曉剛、劉煒與谷文達等新銳藝術家參與其中,鄧永鏘爵士則邀得摯友戴安娜王妃親臨開幕酒會,將嚴肅學術場合化為流光溢彩的藝術盛宴。這場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當代藝術全球首秀」的盛事,不僅令西方驚艷於東方前衛美學,更奠定上海灘作為文化載體的獨特地位。
上海灘與藝術界的淵源可追溯至草創時期。由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贊助者,至聯動藝術家共同創作;從長期支持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到持續贊助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SG,及首次支持香港非營利藝術空間Para Site,作為最早扶持中國當代藝術的奢侈品牌,其持續彰顯對亞洲當代藝術生態的敏銳觸覺。然而,超越單純的贊助,中國當代藝術的影響在塑造上海灘現代、愉悅且富有表現力的美學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美學日益反映出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
藝術與時尚的「東方化演繹」
1994年上海灘開設首家門店時,正值文化身份正在演變的時期。該品牌的回應是一種創意融合,將東方影響與現代設計感融合,從而誕生出一種新穎且充滿活力的美學,並最終成為其品牌的標誌。這一融合的關鍵驅動力就是當代藝術,並且藝術逐漸滲透進上海灘的品牌DNA。
品牌的設計語言反映了當代藝術家的影響,融入了「政治流行」和前衛美學的元素。以藝術家余友涵為例,他的繪畫語言正是90年代至00年代「政治波普」風潮的縮影,通過扁平化處理的裝飾細節、大面積亮色塊,啟發品牌對旗袍、中山裝等傳統服制的創新演繹——跳脫制式框架,以明快色調與摩登剪裁重釋東方韻致,實現藝術與時裝的雙向昇華。
這正是身處東西文化碰撞之中的精英們所尋找的:以一種從容而高雅的姿態,將本土考究的內蘊文化和鮮明的風格穿戴在身。品牌和當代藝術的融合,逐漸發展成一個亞洲自信、且西方可識別和追捧的當代東方時尚敘事。
上海灘 SHANGHAI TANG並不單純展示藝術合作,而是專注於創造一種持久的美學,這種美學以微妙而深刻的方式將藝術與時尚融合。從早期與美國畫家Elizabeth Thompson合作,將立體主義與藏傳佛教藝術熔鑄於店舖設計;到攜手享譽國際的中國藝術家,將當代筆觸化入產品設計,每件作品皆似可穿戴的藝術品。這種潛移默化的美學沉澱,使品牌視覺語彙日臻鮮明,終成獨具辨識度的文化符碼。
美學催生生活革命
文化學者Philip Dodd曾言:「藝術是本土文化通往全球話語的橋樑。」對於上海灘 SHANGHAI TANG而言,與當代藝術的長期關係不僅僅成為品牌的精神,更催生了一種根植於美學的生活方式,並與年輕且更具品味的客群產生共鳴。
正如鄧永鏘爵士倡導的,他推崇風格與個性的生活方式,這一美學如今已逐渐成為文化運動的代名詞。無論是解構重製的旗袍、融合現代筆觸的唐裝,抑或中國會的私宴場景、倫敦多切斯特酒店China Tang的沉浸式體驗,這些時刻都被該品牌的美學所封存——這一美學深受文化與藝術影響的傳承。
這些趨勢的影響,無論是通過上海灘 SHANGHAI TANG的獨特美學還是其他品牌,越來越顯而易見,無論是在網絡上還是日常生活中。比如,Adidas近期重新演繹了唐裝外套——類似於上海灘所打造的唐裝外套,但它被重新構思為運動服,搭配了盤扣和品牌標誌性的三條條紋;Chanel新季設計中若隱若現的東方袖型細節,皆印證著亞洲美學的全球滲透;更不用說包括Loro Piana、Zegna在內的國際奢侈品牌,掀起了一股中式立領外套的風潮,这种立领、纽扣设计的夹克逐渐演变为西方时尚圈内的“Rich Man Jacket”。
享譽國際的攝影師陳漫,用作品充分詮釋了這種美學與生活方式的共生。從好萊塢巨星到David Beckham、範冰冰,陳漫的鏡頭總能精妙捕捉東西方美學的碰撞。她與上海灘合作「積翠」系列,正是這一藝術理念的延伸——通過令人回味的對比,平衡混沌與靜謐、傳統與創新、奢華與克制的美學張力。
陳漫以充滿生機的翡翠綠搭配極簡黑色廓形,脫胎於攝影是「光的旅程」的理念,讓積翠系列既凝聚都市生活的能量,又沈澱永恆的優雅。在上海灘品牌主席Derek Sulger和Jerry Mao看來,這一系列現代、舒適,充滿藝術感染力,完美詮釋了「有格調的生活」。
這僅僅是時尚與當代藝術的結合嗎?還是它象徵著藝術對一種美學的影響,進而推動了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日益與奢華劃上等號?敘事仍在延展,唯一可確信的是:隨著獨特美學繼續推動時尚,它們也在塑造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Editor
Vogue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