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歐洲好些久負盛名的旅遊城市都遇上困局,像倫敦仍然受到英國脫歐後遺症的影響,而受反政府抗議活動和恐怖主義影響的巴黎亦好像失色不少。這便是為何當我們發現一個相當意想不到但卻叫人完全受落的城市時,大家都感到興奮莫名。說的便是波蘭首都華沙,經過近年不斷的振興和發展,華沙最終可望成為最激動人心的歐洲首都之一。
#1 霓虹燈的昇華
我們從位於華沙維斯瓦河右岸的舊工業區Praga開始探索,這裏是遠離傳統舊城區的另一個世界。以往華沙人似乎對這區充滿了好壞參半的複雜情緒,彷彿它是一個有點任性的弟弟。然而自柏林圍牆倒下後,因為這裏便宜的租金而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到來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令Praga重新展現活力,叫人另眼相看。
這裏樓房的外牆滿佈街頭藝術塗鴉,好些廢棄工廠,現已成為不同前衛藝術團體的根據地。其中一個必到的地方,是霓虹博物館(Neon Museum)。該博物館的設立是對華沙近代歷史中一個奇怪時期的致敬。在1950年代波蘭迎來所謂 「 Thaw 」 時代,是斯大林去世後的短暫解凍時期,波蘭共產黨政府委託進行了大量的霓虹燈廣告,試圖讓這座城市看起來更明亮、更具西方先進生活色彩。
由於當時沒有品牌商品可以做廣告,霓虹燈的設計傾向於起用通用術語,如”cafe”或”bank”,或者直接以社會主義相關詞彙,如”Leningrad”或”Shanghai”等為電影院或餐館等命名。但是那個時代波蘭一些最好的設計師亦有演繹霓虹燈的作品,所以很多設計都是大膽、幽默、時尚及起用型格字體等。對於特定年齡的波蘭人來說,它們是華沙的一個特徵,可惜當柏林牆倒下後卻陸續消失了。在波蘭共產主義垮台後,霓虹燈的標誌,以及它們象徵的社會主義精神開始被捨棄。當中只有少數倖存者找到了通往博物館的路。那裏由於空間昏暗,能更好的展示標誌的效果,它們還像一個舊冰箱一樣發出嗡嗡聲響。今天看這些標誌,無論從外觀狀態上或象徵意義上都別具特色。
#2 無肉美食天堂
從 Praga 往南面走,你會在一個安靜的波希米亞風格街區 Saska Kępa 裏,找到全城最新最好的餐廳之一:Eden,它恰好也是以素食為主題。根據最新統計,華沙有47家素食餐廳,經常被評為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無肉美食天堂。Eden 的老闆 Monika Brzywczy 並不擔心餐廳位置在貫穿華沙的维斯瓦河流人氣較少的一邊,她說,「Instagram幫到很大忙。無論如何,這裏正有一場革命在進行中。波蘭餐飲正在迅速變化,而華沙是波蘭最好的美食天堂。我們有很棒的新法式糕點和特色咖啡烘焙店等。波蘭人再不需要遠道倫敦或巴黎才能享受美食。」
推動這場革命的是一代見聞廣博的波蘭人,他們經年到處遊歷並帶着新鮮的想法回流祖國。其中一個這樣的先鋒是 Eden 的廚師 Michal Gnilka。 他說,「之前十一年我先後在墨西哥、倫敦和峇里島等地餐廳工作,四年前才回來華沙。回來後感到十分驚訝,看見華沙河岸如何變得生機勃勃,飲食文化如何長促發展。所以我想將我的烹飪帶到這個一直以土豆、炸魚丸和豬排為傳統食物的國家。」Michal 的食物令人嘆為觀止,就拿DIY炸玉米餅為例,每種材料都有獨立的小碟盛載,有深色的蘑菇、上面放着烤菠蘿的斑豆、辛辣的莎莎醬,止辣的奶油腰果,以及用溫暖的布包裹的軟玉米餅。Eden的風味一流,無論你是素食還是肉食者,都會同意它是東歐最好的午餐選擇之一。
#4 重生的酒店
當然,Eden並非華沙唯一必到之地,還有另一個是Raffles Europejski酒店,雖然這裏更像是重生而非首次亮相。從酒店於十九世紀創辦開幕起,這裏一直是華沙藝術精英的聚集地,也是1967年滾石樂隊到鐵幕遊歷時下榻的地方。經過長時間的衰退後,酒店關閉了五年進行重建,剛剛才以新面目示人。只見裏面空間佈滿了波蘭當代藝術作品。大堂矗立着一個由兩個高大的玻璃花瓶組成的裝置,裏面裝滿各種色彩鮮豔並不停閃爍着的霓虹燈管。霓虹燈管的形狀呼應着波蘭過去困境中不斷移動的國土邊界,每段燈管代表邊界的特定部分,每種顏色則反映着不同時期發生的地緣政治動盪。對於一件安放在城市中心的藝術品而言,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想法,一個曾經讓一代人迷失在灰色和模糊中的城市,現在又突然成為歐洲最有活力的首都。酒店的Long Bar供應原來在Raffles Long Bar中發明的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的本土演繹版本,關鍵原料是用上pigwówka,一種地道美味的木瓜利口酒,表達身處華沙根深蒂固的地方感。
酒店位於總統府對面的皇家大道(Royal Route)上,其外貌建築是華沙新精神一個非常明顯的表達。而在過去一年裏於城中出現的許多美妙酒吧和餐館都不是那麼容易尋覓的,因為像Eden一樣,它們都身處主要街道後面的小院子裏,但這種難以捉摸卻正是它們魅力的一部分:在華沙周圍閒逛最大樂趣之一,是可以在途中當看見某張咖啡桌的半瞥,然後便會找到一個美妙的地方喝一杯。
其中一個這樣的地方是Wozownia酒吧,它於去年夏天開幕,已成為華沙目前的雞尾酒熱點之一。Wozownia的意思是“coach-house”(馬車房),酒吧佔據了一棟200年歷史的建築物,它不知何故像被困在這片封閉的城市綠洲中。院子的一端是一個升起了的平台,在這裏的桌子之間,放置着種植了蔬菜和食用花卉的牛奶箱。另一個優秀但同樣隱蔽的地方是Supperlardo餐廳,設計像大眾食堂一樣簡潔。侍應會和你說,「我們專注於兩件事:麵包和肉。所以我建議你選擇一些麵包和一些肉。」這似乎很合理。在土豆麵包中加入醃了紅甘藍的五花腩肉,便是一種帶有辛辣東歐風味的漢堡包了。
#5 年輕人的選擇
年輕的華沙人Barthelemy Bienfait擁有着法國和波蘭血統,這讓他對華沙帶有愛恨觀點,就像許多其他人一樣,他對這個城市的長促發展感到震驚。他說,「五年前,沒有人想像到這座城市可以發展至如斯地步。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在這些庭院空間並不會發生甚麼好事,因為鄰居會反對在樓下開設酒吧或餐館,但在過去的幾年裏,這些價值觀產生了突變,華沙現已成為真正的歐洲首都。」
Barthelemy經營的Autor Rooms便是一間經過精心修復的公寓,位於市中心南部邊緣的一棟十九世紀建築內,距離華沙最時尚的購物和美食街Mokotowska僅幾步之遙。公寓內部都已改建為一間又一間自助式酒店客房。客人可以在公用廚房自己做飯,或者在休息室欣賞黑膠唱片,聆聽一些古老的波蘭搖滾樂。這裏有一個陽台,供吸菸人士使用,還有自助酒吧備有啤酒、kombucha(發酵茶)和優質的波蘭白葡萄酒。住客可以在大型餐桌一起共進早餐。整個空間氛圍是放鬆和現代化的,好像有專人設計心目中理想的Airbnb。
Barthelemy最喜歡的晚飯目的地之一是Nocny Rynek夜市。這雖然也不是容易找到的地方,但它的隱蔽性再次讓它變得有趣。每逢周末,數十個街頭小吃攤在這裏一個廢棄的Warszawa Główna火車站營業。光顧的大多為本地人,每個人都坐在平台邊緣,吃着費城風格牛排、比利時鬆餅、油炸鹰嘴豆餅(falafel)、點心、格魯吉亞奶酪麵包或剛剛去殼的生蠔,全部都放到紙碟上進食。在這裏,每晚人均消費最多100港元。
與此同時,像這些溫暖的日子在華沙也適合散步和聆聽音樂,因為在和華沙最著名的市民蕭邦相關的景點裏有一些附音響裝置的石凳,可以播放蕭邦的音樂,例如坐在他長眠的教堂外面的石凳,便可聽見蕭邦首本名曲《Minute Waltz》的輕音妙韻。 當然,身處華沙還可以聽見另一種音樂在四處傳播,一旦你的耳朵聽懂波蘭語,你會開始明白蕭邦是從哪裏找到靈感。這種語言使聲音像孤獨的中提琴一樣柔和而悅耳。
距離蕭邦教堂僅幾步之遙的是一座現代主義建築,其立面上刻有銘文,意為「整個國家將一起重建我們的城市」,是戰後年代的共產黨口號,但也可以被解釋為「每一個人得到應得的資本」。對於華沙現在這樣一個大膽而神奇的地方,我們傾向於選擇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