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有些法國電影可能會難以理解顯得冷門,但法國導演 Agnès Varda的電影卻關注在每天生活的細微且簡單的快樂上。在長達數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從《Black Panthers》到法國鄉村的清道夫,再到洛杉磯的壁畫畫家,各種各樣的人都受到她的注意。同時,她也致力於確保自己的故事同樣能吸引著觀眾。
Varda 於今年三月去世,而她最後一部紀錄片《Varda by Agnès》現已在影院上映。紀錄片由一系列與學生交流的情節開始,並穿插了她自己以往的電影片段,可以看到後代導演將對她的工作產生多深的影響。
與另一位導演Nora Ephron一樣,Varda 即使面對職業的失敗也絲毫不動搖,她坦言自己1995年推出的電影《一百零一夜》並沒有席捲全球。
不過,更有趣的是 Varda 的小型項目,這些項目都是因為她對周圍的世界有著無限的興趣而特別製作的。例如在前往比利時拍攝她童年時光的旅行中,Varda 遇到了一對夫婦,他們一直收集火車模型,而 Varda 就突然將電影的主題改為火車。她向觀眾展示了這對夫婦很自豪地展示他們收藏的片段,她說:「這比我的舊窗簾更有趣。」
話雖如此,當 Varda 知道自己有故事要講述時,她會毫不猶豫地打開相機。去到生命的盡頭,她將衰老視為電影探索的另一個前沿領域。她還與藝術家JR合作推出 Faces Places ,將日益嚴重的視力問題轉化為藝術。
Varda的一生都以膠囊形式在《Varda by Agnès》中呈現,涵蓋了她與《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導演 Jacques Demy 的婚姻,以及她在洛杉磯拍攝嬉皮士的日子,和她一生對海灘的熱愛。Varda 還是一個穿著巨大的馬鈴薯服裝來宣傳電影的女人,而對於她的榮譽奧斯卡獎,她說:「我很受寵若驚,但由其實沒有那麼多感慨。」而在《Varda by Agnès》內亦看到她從來沒有失去這種幽默感。
紀錄片的最後一幕—— Varda 和 JR 坐在沙灘上,兩人互相笑著。 Varda 並不是第一個使用自己的衰老作為素材的藝術家,但是《Varda by Agnès》的真正吸引人之處正是在於她輕鬆地接受了生命的變化。Varda 說,她製作這部電影「不是為了時間,而是為了陪伴時間」,在這種心態下,她一直在不斷發展,成為一名藝術家,一直到最後。
原文轉自 Vogue.com
Editor
EMMA SPEC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