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RT OF IKEBANA

「花」的古字為「華」,因此「花道」 又名「華道」。花道始於池坊,發源自京都人稱「六角堂」的紫雲山頂法寺。花道的前身是佛像前所供奉的「供華」(即「供花」),後來隨着時代轉變及傳統住宅形式改變,「供華」逐漸成為點綴空間的裝飾,並發展成華道藝術。即使時移勢易,日本花道對花卉之美以及心靈深處對美的憧憬始終不變。人們認為插花跟其他興趣一樣可以陶冶情性,而日本花道卻有更深層的意義。「日本花道以插花來悟道,這跟日本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有關,日本四季分明,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但同時受着隨時發生的自然災害以及曾經歷戰亂,因而發展出日本人對大自然、對生命既敬且畏的人生態度。」Verdy補充由於當地人認為萬物皆有靈,他們透過草木與自然連結,這種價值觀再加上佛前供花的禮儀便造就了花道的發展。

日本華道家元池坊香港支部長、花道館創作總監梁偉怡教授。

日本華道家元池坊香港支部長、花道館創作總監梁偉怡教授。

「日本人喜愛自然的程度是熱愛得將庭園景觀帶入室內,立花也因而誕生。」Verdy向筆者簡述日本花道有立花、生花和自由花三種樣式,立花是花道最古老的樣式,在一瓶作品裏以多種草木來呈現自然的景觀美,甚至是世間的包羅萬象;生花則注重表現草木的生命力,它們扎根向上的姿態;自由花雖沒有立花和生花那般講求傳統的插法或樣式,但同樣重視花道精神——尊重自然,展現草木未被看見的美。花道的出現,讓愛花之人進一步仔細端詳草木生長與變化,從而了解大自然法則,由含苞待放到枯黃的枝葉,代表四季的花卉等統統都應用到,這不但反映四季更迭,也像一首生命之詩訴說人生的必經階段。「無論是哪種樣式,花道不單純是呈現自然景觀,只有裝飾性,而是透過觀看,思考自然和人生帶給我甚麼道理?世界很多東西都轉瞬即逝,那麼,有甚麼是永久常存?花道就是將人生的感悟表現出來。」Verdy肯定地回答說。

日本花道樣式: 生花 ,《 生花擬寶珠一種生》
日本花道樣式:自由花
日本花道樣式:立花,《古典立花》
日本花道樣式: 生花 ,《 生花擬寶珠一種生》
日本花道樣式:自由花
日本花道樣式:立花,《古典立花》
1 / 3

花道之人以花悟道,Verdy由最初被一件偶遇的作品所感動,到畢業於日本花道最高學府日本池坊中央研修學院,成為花道家,問到最難忘的插花經驗,他說是一盆「插不完的花」。

2019年末,他正在京都準備翌年研究室畢業花展的作品,怎料一場疫症不但未能如期完成,指導老師更在期間不幸去世,未能親眼見證Verdy呈現心目中最美的作品。「一路以來,從花卉草木在學習生命的脆弱,但這次經驗卻是真切體會到人生的無常,對我來說是一次珍貴的課,我明白到人有很多放不下的東西,人與花一樣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成長。」Verdy還表示花道迷人的地方,就是為人帶來希望,安慰人心, 「一盆作品即使有枯萎的枝葉,但其實想表達寒冬過後便會迎來生機處處的春天——凋謝過後,還有生機。」

Verdy聯同攝影師寧炫聲合作, 結合日本花道、時裝與攝影,創作一本攝影作品,名為《煙花之地-繁花似錦》。
Verdy聯同攝影師寧炫聲合作, 結合日本花道、時裝與攝影,創作一本攝影作品,名為《煙花之地-繁花似錦》。
Verdy聯同攝影師寧炫聲合作, 結合日本花道、時裝與攝影,創作一本攝影作品,名為《煙花之地-繁花似錦》。
Verdy聯同攝影師寧炫聲合作, 結合日本花道、時裝與攝影,創作一本攝影作品,名為《煙花之地-繁花似錦》。
Verdy聯同攝影師寧炫聲合作, 結合日本花道、時裝與攝影,創作一本攝影作品,名為《煙花之地-繁花似錦》。
Verdy聯同攝影師寧炫聲合作, 結合日本花道、時裝與攝影,創作一本攝影作品,名為《煙花之地-繁花似錦》。
Verdy聯同攝影師寧炫聲合作, 結合日本花道、時裝與攝影,創作一本攝影作品,名為《煙花之地-繁花似錦》。
Verdy聯同攝影師寧炫聲合作, 結合日本花道、時裝與攝影,創作一本攝影作品,名為《煙花之地-繁花似錦》。
1 / 4

日本花道在當地文化的精神層面中擔當重要角色,也在提醒世人如何與自然連結,與自身內在連繫。「花道作品一枝花插不了,花草是互相輝映的。就像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忙,那份美麗就是觸動人心之處。老師曾說過『花道的道是甚麼?你要進入它,向前行,才是道。』就正如插花,要落手去試,才是真正的學習,人們在各自走自己的路,不需計較快慢與終點,只要『有得行』,繼續試就已經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