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多樣的面部表情,是我們面對世界時最直接自然的語言。如今我們習慣將面孔藏在口罩之下,其中表現出的情緒與心理變化,是否已經難以察覺?Villepin藝廊今次帶來的展覽《The Loss of Human Face?》,凝聚了英國傳奇畫家 Francis Bacon 與當代藝術家Adrian Ghenie、Zeng Fanzhi、George Condo、Yukimasa Ida各具特色的肖像作品,引人重新審視面孔的價值,洞視其背後深意。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古往今來的肖像畫作齊聚今次展覽,正符合“The Loss of Human Face?”的含義,開啟一場人類面孔的尋回之旅。Francis Bacon是二戰後歐洲最具影響力的肖像畫家之一,其作品始終以粗犷、猙獰的畫風著稱,影射出戰爭後人們久久無法痊癒的身心,如此情緒在今次展出的作品中清晰可見:經過扭曲的人臉分別朝向不同方位,暴露出情緒的動盪不安。
除了盛載歷史價值的大師級作品,今次展覽還透過四位當代藝術家的視角,重審現今世代的面孔。羅馬尼亞畫家Adrian Ghenie深受Francis Bacon的啟發,其作品以偏鋒筆觸重新演藝梵高於1888年完成的自畫像《The Painter on the Road to Tarascon》,原作的線條被全部打亂,只保留梵高的一頭鮮豔紅髮,生動體現人們追憶歷史的方式。活躍於1990年代的中國藝術家曾梵志,則透過《面具系列》生動描繪所處社會的現狀:人們因外界壓力而被迫帶上面具,逐漸丟失自己的真實面孔。
抽象藝術大師George Condo與Basquiat、Kith Haring一同活躍於80年代紐約東村,他的作品延續了立體主義大師畢加索的風格,其中《Multicolored Portrait》源自他最著名的心理立體主義(psychological cubism)系列,透過將人的五官重新組合,融入幾何圖形構成的怪誕面孔,持續模糊抽象與具象的界線。最後,日本藝術家井田幸昌(Yukimasa Ida)首次於香港展出新作《Bob》,呈現以標誌性的厚塗顏料及粗獷紋理,為傳統的繪畫方式注入未來感。
今次展出作品的藝術家們皆是來自不同的時代及社會背景。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以面孔為媒介,呈現對人性的多樣解讀。「在危機四伏的時代,人們難免被恐懼和焦慮所征服。作為一間藝廊,我們致力於透過藝術尋回希望,」Villepin藝廊創辦人Arthur de Villepin分享道:「面孔正代表了人的內心和靈魂,這些作品鼓勵我們直視自身的恐懼和慾望,重新與自己和他人建立聯繫。」
《The Loss of Human Face?》
日期:6月2日至11月
詳情:www.villepinart.com
Editor
Cathy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