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
時裝設計師Derek Chan於2013年創辦DEMO,以剛柔並重、糅合古典和現代美學的設計挑戰傳統的性別界限,讓人透過充滿設計細節的衣服去表達不同性格和面向。
1/ 品牌自2013年創辦之初就以「性別流動」為核心,如今這個概念越來越流行,品牌自身又迎來了哪些發展和改變?
成立品牌之初,整個時裝界的氣候是十分強調男性與女性之間的二元對立。主流觀點認為,女性的衣服應該能展現曲線與性感,而男性的衣服就要充分展現男子氣概。但經過這些年來的文化轉變,讓我們每個人也更能夠擁抱內在的男性或女性特質,大家也更勇於透過衣服去展現自己內在不同性格的更多面向。我們也乘着這樣的變化,不斷以衣服輪廓與細節去挑戰性別的定義與界限,讓大家能夠藉着DEMO的衣服,去展示每個人的獨特性與發掘更多可能性。
多元性講求的就是每一個風格和衣服都有他的獨特性,從而每一個穿者的自我表達都與別不同;而這也是自我肯定的其中一個表達方式。
Derek Chan, Co-founder of DEMO
2/ 張敬軒曾身穿品牌訂製服裝登上紅館舞台,當中過程與製作成衣系列有何不同?是否會成為品牌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我們除了 Ready To Wear 的系列外,也有純粹發揮我們創意的Métier Collection;於系列中我們不用考量任何商業元素,單純地把腦海中的唯美衣飾影像,以繁複的工藝去創作出來。這個系列,每一件衣服也是為客人量身訂做,所以每一件衣服也是獨一無二,為求能夠以我們的想像力為每個人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形象。而這些正正是DEMO的Métier Collection和舞台訂製服,與我們成衣系列不同的地方。當然這些系列都不能取代我們的主線,但也是我們品牌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這不但可以透過我們純粹的設計去表達品牌的哲學,同時間亦可以開拓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客戶群和客源。
3/ 身為香港土生土長的設計師,本地文化如何影響着你的創作?
其實在過往的不少系列當中,也有不少以「香港」作創作靈感。例如2021年春夏“Star fades, legacy remains”,便以70至8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作為靈感;2020春夏“Fragrance Fade / 香夭”的創作靈感正是任白的《帝女花》。當然,在尋找以香港為靈感的時候,亦不會忘記品牌對於多元性別和亦剛亦柔的設計哲學。因此可以看見即使是以往的系列,例如以梅艷芳、羅文和張國榮為靈感的系列,亦離不開他們大膽的表現與雌雄同體的形象。以任白《帝女花》作為靈感的系列,同時間亦參考了很多以女生代入男角的角色,任劍輝作為一位女性,她是如何以中性的方式去演繹超於男生的男性角色。
4/ 品牌服裝不僅模糊了性別的界限,更展現了古典與現代美學的碰撞,如此靈感是從何而來?
Contemporary classic一直是我們品牌最主要的DNA,當代與古典、男性與女性,也看似是極端的元素,但我們相信兩者之間並沒有矛盾,像太極一樣,將兩者糅合就能創造出一個新平衡。然而除了男性與女性,古典與現代,DEMO不少系列的創作靈感都是取材於二元的主題。例如柔軟與剛強、東方與西邊、人為與天然等,而如何令兩個極端事物能夠糅合在一起,再創造出一個達至平衡的系列,這正是DEMO的方向。當然,剛剛所說的都是一些構想與虛無的意念,還要實質進行資料蒐集,電影、書籍和藝術往往便是我的靈感圖書館之一。
5/ 正如品牌名稱 DEMO 有「Demonstration of yourself」的含義,品牌服裝是如何幫助穿著者實現自我表達?自我表達在當下為何重要?
DEMO 常常說 “Shine bright”、“Be the star in the dark”,這亦是當我做設計時常常記住的一個理念,所以我希望做到每一個設計都能夠讓穿著者成為焦點。當他們選擇穿著DEMO的某些設計在身上時,他所喜歡的設計細節正正就是他的自我表達。例如一個勇於表現自己的人,他可以選擇一些華麗而搶眼的設計;注重內涵和細節的人,可以選擇一些沉穩而有設計細節的衣服。我在設計衣服時會涵蓋不同人士所需,創作出不同的設計,但其中一個不變的宗旨,就是讓人可以發光發亮,表現自己。
在這個事事都追求公平和平等的現代社會當中,平等往往好像是老生常談。而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每個人的自我肯定──當人有自信時,就不容易被比下去,這個亦是自我表達的重要性。
6/ 最新系列與以往作品相比,最大的突破、創新之處是?
每當創作一個全新系列時,我都會嘗試突破自己,我會回想以往的系列有甚麼不足的地方,例如最近兩季的顏色比以往相對豐富和大膽,配襯亦相對誇張,這亦是跟以往的系列不同的地方。所以與其說是突破和創新,我比較多是反思以往做得不足的地方,看如何可以在新系列中進步和帶來新的趣味給觀眾和顧客。
7/ 最新設計如何反應當下的多元性(diversity)發展?
當衣服在設計和技術上都可以變為中性的時候,這便能夠體現設計的多元性。假若我們不將衣服定義為男裝或女裝,衣服就是作為一個自我表達的中性媒介。但當設計這些衣服的時候,我的想法並不是將衣服設計為無性別,相反是希望做到雌雄同體的感覺。透過穿者的風格和性格去將衣服的特質表現出來。衣服便會成為他表達出自己特質的一個載體。
8/ 你認為多元性(diversity)對未來時裝界發展的重要性是甚麼?
多元性不但對未來的時裝發展有重大的影響,甚至對整個社會和不同的行業和界別都有着重要性。例如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生物多樣性,講求的就是希望物種的多樣發展,令到整個群體不會單一化。而當我們將這個多元概念放進時裝時,我們便是不希望將風格單一化。多元性講求的就是每一個風格和衣服都有其獨特性,從而每一個穿者的自我表達都與別不同;而這也是自我肯定的其中一個表達方式。
Children of the discordance
日本潮流文化一向是世人推崇備至,從創作靈感、用料到每個設計細節也體現了日本人對任何事物一絲不苟的精神。自小受街頭文化影響的Hideaki Shikama於2011年所創立的 “Children of the discordance”,不但將街頭元素、工藝與時裝融合,更以公平貿易方式搜羅服裝物料,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1/ 你認為多元性(diversity)對未來時裝界發展的重要性是甚麼?
我認為時裝界早已經在多元性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2/ 你的設計如何反應當下的多元性(diversity)發展?
我相信我的設計是屬於我的風格,而不是由任何東西定義的。我希望我可以將每個顧客的穿著風格和個性發揮到極致。
3/ 你對街頭文化最早的記憶是甚麼?如此經歷怎樣影響你成為一名設計師並創立品牌?
在我11歲的時侯,媽媽買了Stussy的印花 T 恤和外套給我,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街頭文化。從那時起,我就對街頭服裝、音樂和所有相關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上在我13歲時,機緣巧合下開始接觸街頭滑板,從中學到了很多有關街頭文化的事情,自此便與街頭文化結下不解緣,直到現在,我的熱情從未改變。而我一直有一個很強烈的感覺,就是我的風格和產品與主流時裝風格總是格格不入,所以在我成為設計師的第六年,我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了“Children of the discordance”。
我的設計是屬於我的風格,而不是由任何東西定義的。
Hideaki Shikama
4/ 品牌名稱“Children of the discordance”的內在含義是甚麼?
它就是代表了屬於我的個人風格。
5/ 品牌以市面上罕見的vintage面料造就獨一無二的服裝,於你而言,選材是如何影響了服裝?
在設計和製作過程中,我採用了多種復古物料。儘管復古物料的設計十分簡單,但只要略花心思,就可盡顯個人風格,即使是一件普通的衣服也會變得充滿個性。
6/ 品牌是如何實現公平貿易(fair trade)的?這一過程又如何影響着品牌的定位?
我12歲時透過MTV和Billboard Hot 100接觸音樂,從而認識到許多不同類型的音樂。我尤其沉迷於Hip Hop、Hard Core Reggae和R&B的音樂,並了解到他們所佩戴的頭巾和圍巾均是由少數族裔或衝突地區中掙扎求存的人所製作。我沒有自覺地進行公平交易,相反,在我最喜歡的街頭文化外還有一個值得世人留意的故事,我亦很自然地與他們合作起來。
7/ 作為一個不斷將過去的設計翻新再造的街頭時尚品牌設計師,你是如何看待亞洲街頭時尚的發展和演變?
我認為1990年代興起的東京街頭文化至今仍影響著今天的世界。基於這種文化,新的藝術家仍在誕生。
8/ 品牌不受傳統限制,同時具備街頭和高街時尚的色彩,你認為這兩種風格的關係是甚麼?又如何用獨一無二的時尚語言將兩者融合?
我認為這是透過親身體驗、個人理解並具體化兩個不同的時裝領域。
了解更多:https://centrestage.hktdc.com/home/
In Partnership with CENTRESTAGE
Editor
Matthew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