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ND BY STEREOTYPES

月前參與一個有關香港電影與流行文化的網絡座談會,主持人問及《白日青春》導演劉國瑞如何透過電影詮釋「少數族裔」 (ethnic minorities)的狀況,導演回答得很妙:「《白》並非一套關於『少數族裔』的電影,而是對『香港人』這個身分的思考。」少數族裔總被我們下意識排除在「我們」的概念之外,以往的電影實在「功不可沒」。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兼講座教授陳錦榮(John Erni)及何建宗博士(筆名米哈)共同編著的《若隱若現:香港電影的非華人形象》研究了 1970 年代至 2010 年代間 187 部香港電影中的非華人角色(如《絕世好賓》、 《喜馬拉雅星》、《神探》等),發現 2000 年代南亞裔角色數字飆升,看似給予非華裔香港演員機會,這些角色形象卻大多負面, 充滿邪惡、懶惰、危險等形象;千禧年代的喜劇更讓這種定型深入民心,將笑點以族裔再現(ethnic representation)的形式呈現在大螢幕中,猶如糖衣包裹的歧視。更嚴重的情況甚至是讓華人演員「飾演」南亞裔角色,以「塗啡臉」(Brownfacing) 的狀態娛樂大眾,如今看來更是不合時宜的呈現。這也是為何 TVB《今宵大廈 2》黃婉華飾演菲律賓女傭一角,引起菲律賓駐港總領事代表強烈不滿。

A SUBCONSCIOUS DIVIDE

或許電影是娛樂,但它不僅僅是娛樂,流行文化中如何界定非華裔演員及角色,其實正正反映整個社會的深層結構問題。學術界討論有關公民身分時,曾有不少學者提出所謂「無分之分」 (part of no part)的狀態,簡而言之便是:身處於社會上的人,卻被排除為社會外之人,並沒有被視為真正的「持分者」 (stakeholders)。換言之,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有把這些非華裔演員——這些不是華人的人——視為真正的「香港人」?「我們」是否在話語間無意識地將「他們」區分出去?要談電影近年愈來愈多對南亞裔人士的正面呈現,或許並非真正的核心問題。近年不少香港電影均由「非華裔」演員獨當一面,嘗試洗刷流行文化經年的定型與簡化,甚至被媒體視為某種「潮流」的興起。只是,或許我們並不需要引得我們哄堂大笑、形象可愛的喬寶寶,或在《淪落人》中兼具溫婉與韌性的 Crisel Consunji,甚至不是「終於」讓別人「看見」年輕南亞裔演員可能性的 Bipin Karma 和林諾。或許,我們真正應該思考的是,「香港人」 這個概念會不會在無形之間形成一道圍牆,隔絕了某種超越身分再現的可能?
「喂喂你/其實有無諗過/所謂嘅啊叉係邊個?」現在的香港,「啊叉」是帶強烈歧視和種族色彩的污名,鮮有人再明目張膽地提起這種字眼。只是「少數族裔」一詞又何嘗不是某種隱性區隔。本以為圍牆早已倒下,誰知道圍牆不在可見的心之處,悄悄矗立。

Photography: Ken Ngan
Creative and Fashion Direction: Sean Kunjambu
Producer: Katherine Ho
Makeup Artist: ChiChi Li
Hair Stylist: Kolen But
Manicurist: Jasmine Chan
Gaffer: Bo Ku
Fashion Assistant: Shirley Lee
Set Design Assistant: Naomi Chiu
Flower: Pause Rewind & Fastforward, Just Bloom HK & One Over Three
Thanks to Second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