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科技和人類發展所產生的需求密不可分,現在時裝界作為可持續發展的表表者,其在科研上的進步更加反映出大家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當中以物料的研發為主。從購物體驗到服裝本身,時裝在過去十年一直在改變,而未來十年更不會鬆懈。以下歸納了時裝邁向科技的歷程,作為一個回顧,同時亦是展望未來的一個方向。
3D 打印
科技對設計師來說,除了代表著面料上的突破外,在設計上亦代表著更加多元的創意可以表達出來。當中以荷蘭設計師 Iris van Herpen最為有代表性。她的同名品牌於2007年成立,在2011年開始登上巴黎時裝展。而她的設計多是以高科技機器輔助,例如3D打印、動能衣服等,一次又一次打破大家對時裝的定義。其他設計師如日本殿堂級設計師Issey Miyake就經常以精密數學來計算其幾何設計;以色列設計師 Noa Raviv 就經常與科學家和數學家合作,以3D打印來製作顛覆想像的設計。另外,不少運動品牌如Adidas、Nike Flyprint 亦在這些年開始研發3D打印的球鞋布料以及球鞋,以貼近腳形做出最舒適的鞋履。
可是,設計與科技的融合本來就不局限於設計本身。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不少時裝品牌和物料製造商都紛紛研究更加與時並重,甚至更加超前的產品。從首飾、物料到剪裁,相信未來十年時裝在科研上的融合將會有更加突破性的發展。
發光服裝
說到時裝和科技,總少不了「發光」這種慣常想法。確實,過去十年,從2010年Katy Perry的CuteCircuit繩索燈禮服,到Claire Danes在2016年Met gala 穿上Zac Posen用光纖製作而成,內置高強度LED燈的禮裙,再到2019年美國人氣女星Zendaya穿著 Tommy Hilfiger 的發光禮服參加Met Gala。Met Gala 正好紀錄了時裝在「發光設計」上,從LED到光纖的一系列改變。
而功能上,一些例子使用會使用 LED 來輔助偵測感知的IBM技術,這些衣服通常被命為「Cognitive Dress」,透過內置傳感器來監測穿戴者的情緒,將愉悅、興奮、悲傷等通過LED燈不同的顏色來表現出來。
可穿戴科技 (Wearable Tech)
智能手機無疑是這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而在首飾方面,不少設計品牌都與科技公司合作推出配合手機功能的設計。就如Apple Watch錶帶、Michael Kors 的智能腕錶等。
高性能纖維和紡織材料
說到未來的科技層面的衣服,其實不少科研已經運用在市面上,當中部分你甚至不會感覺得到,就如近年興起的保暖內衣、運動良好透氣性的物料、針織運動衣物等,其特點都是以功能性為主,注重人體工學。一些物料製造商還有研發具有醫學功能的紡織物料,例如FIR 紅外線功能織物。
可持續發展物料
無論是尼龍、天絲等物料,還是Stella Mccartney 研發玉米製成的仿皮草Koba、Prada 宣佈用海洋原料製造尼龍布等,時裝界在近十年無疑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當中以科研為主的優勢更是協助時裝平衡外觀和其擔當的社會責任。
另外,伴隨着如AR般的高科技發展,相信2020年打後十年,未來服裝的科技含量會越來越高。時裝的設計可以不斷有突破,亦能研發更多有利於生活和身體的不同功能性物料,提高大家的生活質量。
Editor
Karma CheungCredit
Photo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