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IN KARMA
關於 Bipin 在《手捲煙》的試鏡經歷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老掉牙情節,也是眾所週知的故事,不過這一切源起於 Bipin 的飛躍道(Parkour)運動員身分:「因為飛躍道的契機為我打開電影藝術大門,而第一次拍攝電影,是在我 15 歲的時候為黃修平導演《狂舞派》(2013)擔任飛躍道編導和表演者。自那時候開始便沉迷於電影製作,後來我決定修讀創意媒體課程,最後成為一名自由電影人。」就當 Bipin 聯手導演賴恩慈共同創作短片並「意外出演」之際,一個轉發讓高先電影的曾憲玟看見了他,「並推薦我去參演陳健朗的《手捲煙》,這也是我第一次正式的幕前演出。」
2022 年 Bipin 獲得第二個演出重要角色的機會:電影《一樣的天空》,這一切突如其來的機會是他無法想像。「能夠被那些敢於用更大的調色盤繪畫的電影人選中,也是一種幸運。」都說幸運也是一種實力,而 Sahal Zaman(林諾)初次演出奪獎、創造更多包容性角色,「讓我充滿希望!因為這是一個進步的里程碑,能夠化作鼓勵讓更多不同民族的觀眾欣賞本地電影。」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Bipin 自認是「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 的成長過程,養成錯綜複雜的性格特質,讓他一度陷入身分危機。「我在表演中找到自己,特別是透過演戲的過程,迫使我面對真正的自己。」與此同時,這也發掘了他自己的潛力,甚至看見像 Bipin 一樣的人在香港電影中發揮潛力。「其實我的名字“Bipin”在梵語中意解『森林』,也說明了為甚麼自小在英語學校長大便喜歡與不同的人結交朋友,好比說有各種各樣的『樹』,這讓我感受到『我之所以是我』的感覺。」在未邂逅演戲之前,練習跆拳道和飛躍道是 Bipin 渴望融入本地社會的方式,也是他的精神支柱。
讓人意外的事,大家萬萬想不到的是 Bipin 愛上飛躍道和演戲的共同之處竟然是李小龍:「他的電影是我最早接觸到的電影之一,而他的哲學在飛躍道界別中具有深大的影響。」而當要 Bipin 聊聊香港電影的藝術之美,便如數家珍般:「我還記得高中時看周星馳電影如《功夫》、《少林足球》,其極富想像力的幽默感讓我捧腹大笑,是讓我感到更接近本地文化的瞬間。後來我才接觸到王家衛、杜琪峰、吳宇森、麥兆輝等導演的電影創作,無論是甚麼題材的電影,總是投向『香港味』風格的懷抱。」
「因此我覺得電影需要更精心努力地研究角色,不僅是擺脫定型刻板印象,反而對角色進行公正的處理以及建立可發揮的空間。陳規定型的觀念和類型化都是無可避免的,特別是在剛開始的時候。可是一旦失去了文化意識的選擇,便會遺失人性和創造力。」因此大家需要更加地團結擁護南亞裔在香港的歷史和遺產,「然而作為一個人,我學會了生活中沒有甚麼是永恆的,不管是好是壞都沒關係,只要心態處於“Mujō”(無常),擁抱當下、放下過去和未來的牽掛,盡情地享受和迎接這一刻的來臨和離去。」
Photography: Ken Ngan
Creative and Fashion Direction: Sean Kunjambu
Producer: Katherine Ho
Makeup Artist: ChiChi Li
Hair Stylist: Kolen But
Manicurist: Jasmine Chan
Gaffer: Bo Ku
Fashion Assistant: Shirley Lee
Set Design Assistant: Naomi Chiu
Flower: Pause Rewind & Fastforward, Just Bloom HK & One Over Three
Thanks to Second Li
Editor
Katherine 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