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天才大概有兩類,第一類像煙花般才情綻放、鋒芒畢露,因此反叛、放浪、憤世如 Alexander Mcqueen;另一類自律、深情、懂韜光養晦及與時並進,有如彿家在世修練像 Karl Lagerfeld。他的離開,如果只用「一個年代的終結」來概括未免太陳腔濫調。時代變換,設計師和品牌愛玩音樂椅遊戲,巿場需要震憾話題,沒耐性或根本玩不起「長情」,甚麼「成名要趁早」、「每個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鐘」早成新一代金句,但同樣擁有驚世才華,Karl 告訴我們懂得修行、潛龍勿用才是對己對人的最大因果,活到85歲所獲得的尊重和讚嘆從不間斷,人生哲理從來不止一種。
Karl Lagerfeld 其一遺願是希望骨灰能和 Jacques de Bascher 的混合同葬,這個曾經背叛他的情人,Karl 還在低調地愛著並沒任何怨懟,他曾經對法國記者 Marie Ottavi 表示:
I infinitely loved that boy but I had no physical contact with him. Of course, I was seduced by his physical charm.
這並不是對性的獵奇引述,只想說 Karl Lagerfeld 對愛情,一如他對 Chanel 和 Fendi 的感情般那麼純綷,那樣長久。他的死不是突然的,先低調缺席謝幕,然後為死後可能引起鬧劇的事情舖排妥當,所有遺願和發放的消息都是那麼沉穩而決斷。他和 Chanel 委任了 Viginie Viard 繼承大業,這中間的著墨益顯 Karl Lagerfeld 的不卑不亢,過百年時裝大宅不需要頭條或人氣加持,就像1986年他接任 Chanel 之初也不被看好,Viginie 對品牌歷史和美學的認識才是局勢動蕩時所需要的。
Karl 長情但不守舊,他愛參與聯乘合作,從來沒有門戶之分,H&M 首個合作的時裝巨人便是他,其後的 Coca Cola、Shu Umera、Vans 均是所謂的大眾品牌。他的金句被世人引述過無限次,成為很多所謂時裝人的金科玉律。對於年輕設計師的作品,Karl 總是帶一絲幽默看待,從不批叛他們的設計只在乎他們的態度。徽下三個品牌,每年兩個季度外加兩個 Haute Couture week,然後早春、渡假和聯乘一大堆工作,他不抱怨而且應付得超出想像,因為他喜歡他的工作,也喜歡活在當下。
他活得那麼自重和超然世外,被世人追捧了數十年卻從不驕縱,為了喜歡的設計可以瘋狂減磅42公斤而不當一回事。如果我們那麼愛 Karl Lagerfeld,像他一個高僧般的修行,反而是身處亂世的致勝之道。
Editor
Lois LeungCredit
Photo courtesy of Ch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