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90 年代,流行天后 Madonna 推出單曲 《Vogue》MV 時,曾一度將這種小眾舞蹈帶到一度大眾視野,而在近年,劇集《Pose》的出現,讓本來回歸小眾的舞蹈及地下文化,再一次引起了大眾關注,甚至在全球發揚光大;至於在香港,一早便醉心於這種舞蹈的舞者 KenKen Milan 亦深受啟發,創立了 Voguing Hong Kong,致力推動本地 Vogue 舞蹈及 Ballroom 文化,銳意讓 Voguing 來舞出真我。
關於 Vogue 舞蹈以至 Ballroom 文化,可 以追溯至七十年代,最早見於紐約哈林區舞廳,由非裔和拉丁裔男同志創始的舞蹈,它的出現是源自當時社會的環境,一眾飽受歧視男同志無處宣洩內心的抑壓,他們選擇穿上華麗裝束,抹上濃艷妝容昂首踏上舞台,跳著婀娜多姿的舞步,試圖透過舞蹈釋放自我,而背後是一個個渴望表達、尋找真我的故事——「Voguing 是一種內在的自我表達。」本地 Voguing 舞者 KenKen Milan 如是說。
時間回到 2014 年,KenKen Milan 在台灣讀大學期間,第一次接觸 Voguing 這種舞蹈,他隨即愛上了這種文化,其後又前往起源地紐約鑽研,後來回到香港有感文化在本地尚未普及,於是決定開班教授舞蹈,並推動這種藝術形式及 Ballroom 文化。
多元性最美的地方,是它讓人能夠做回真正的自己。
HONGKONG VOGUERS / Voguing Dancers
正如劇集《Pose》名字一樣,Voguing 動作的姿態萬千,可以時髦、可以優雅,亦可以狂野,或是內斂,但不約而同的是舞者在舉手投足間展示的那份自信,它更像一種態度。KenKen 形容他的風格介乎優雅而柔美之間,但 Voguing 對於 Kenken 來說不拘泥於一種舞蹈形式,他誠言:「Voguing 對我來說代表着我的人生,令我改變了很多。除了學會了表演這一部分,還有更多的是人生價值觀。」
而對 LGBTQI+ 群體來說,Voguing 與 Ballroom 文化最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一個「家」。從歷史來看,當時男同志因種族、性傾向深被歧視,甚至被逐出家門,最終只能彼此依賴照顧,繼而衍生出「家族」(House)。 而在「House」中成員視彼此為大家庭,感覺自信和被接納,成員更會以「家族」為榮耀,在稱號中加上家族名字——例如從 KenKen 的名字可見,他正是 House of Milan 的一員。
一路走來,作為一名男同性戀者,KenKen 與不少 LGBTQI+ 群體人們一樣,飽歷過社會的目光與偏見,但慶幸的是 Voguing 讓他找回了自己。他回憶起時說道:「以前曾因社會的偏見,一直都不敢去做自己,甚至發現自己與別人不同的時候,更有萌生過隨波逐流的想法。」而接觸了 Voguing 之後,他才真正的忠於自己,「Vogue 舞蹈就像一支強心針,它給予我一種信念——讓我能在 ballroom 裏釋放我自己,接納自己,活得更美好。」
「多元性最美的地方是,是它讓人能夠做回真正的自己。」KenKen 說道。如果說原本的 Voguing 與 Ballroom 文化是一種因不被接納、認同,而需要借地下舞會寄託心靈、表達自我的方式,但願未來每一位 Voguing 舞者以至 LGBTQI+ 群體成員,不再需於躲於黑暗之處,而是能夠在生活裏昂首向前,拋開一切顧忌活出真我,綻放光彩。
Photography: Oscar Chik
Styling: Katherine Ho
Makeup Artists: Heisan Hung, Vanessa Wong & Cathy Zhang
Hair Stylist: Kristy Cheng
Gaffer: Gloria Tang
Fashion Assistants: Foxla Chiu & Pianca Ngan
>> 立即訂閱電子書及紙本實體書click here
Editor
Kyle 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