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儘管大家可能一早已經知道,但為免遺忘,還是不怕大家笑「阿媽是女人」再次提醒。平時未減價已看中的東西,記得先放在購物車( shopping cart),或願望錄(wishlist),這樣才可以最快時間結帳。

2:如何決定是否等到減價才買?有些大熱、iconic、signature的款式,其實不太可能等到減價,即使是正價還要跟全世界在開賣時搶購(別以為正價定得高,超越大家心理關口就淡定,因為不少人有優惠碼)。如何斷定一件貨是否等不到減價呢?通常兩至四星期都不斷碼的款式,都可以等到3個月後再考慮。

3:善用filter,將自己的尺寸、款式、品牌列出,而某些網站會將減價貨分開列出,例如Mr Porter,那就更要只濾出減價貨。因為有時你並沒有特定目標,只是想看看有什麼超抵買,尋找合適的獵物,所以過濾和排序非常重要。

4:如何決定等不等further sale?我們都知減價分期數,第一期通常只減30-40%,further可能有50%,final sale時才有最低的70-80%,快手買又怕減得少,不速戰速決又怕被人搶走心頭好。筆者的心態是,只要問自己減到那個水位你可以接受?如果那價錢可以,就不必再等,否則後悔更傷心。

5:千萬不要因為減得多就亂買,不合心水的款式、不合身的尺寸一律不要買。因為買了不穿是連那「便宜」的價錢都浪費掉,而不是節省了。更不要想「有人正價買了$10000,你買了$6000很抵」,這只是他/她超傻,你比他少傻一點而已,但不表示不傻。相反,正價買了但穿著度高就乜都抵返。

6:減價應該買「季度款」還是「經典款」?如果減得好抵,而那牌子款式是你心愛的,當然花少許來過一下「季度款」的癮沒有問題。但如果不是,一般而言,減價時買沒有季度特色的底衫褲、基本Tee、恤衫以及所有會消耗的項目都是最好的。

7:如果減價時同樣免運費,就不妨先買來試清楚,不合尺寸也不會浪費;又或者遇上十五十六心大心細的對象,最好也先下手為強,買來試了再算,說不定也有驚喜。

8:如果再決定不了,就先看一看自己的衣櫃,可能你已能有比那件更好的同類型項目,省下的錢不如用來pre-order下季更想要的新品,免去等減價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