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藝術史總是從西方出發,由古希臘神話、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等,再到現代和當代藝術,看似完整卻像未完成的拼圖一樣,怎麼理解都好像缺了點什麼。而每次看到林林總總的水墨畫、版畫,總感覺一切又突然去到一個平衡空間裡,那裏有點陌生但卻有豐富多彩的中式文化底蘊,等著被人發掘和欣賞。但再怎麼驚豔的藝術,沒有宣傳的途徑就很難做到有感染力和有意義。而作為香港最後一輩貴族、已故慈善家鄧肇堅長孫的鄧永鏘爵士,則擔起中式藝術的「伯樂」這個重擔,成為宣傳中華藝術的首批企業家。其中,他創立高級服裝牌子「上海灘」(Shanghai Tang)和名流會所「中國會」(China Club),將藝術融入時裝和生活,向港人以及全世界宣傳這種中式獨有的品味和生活方式。
上海灘 創立25年來,在鄧永鏘爵士的帶領下,融入了不少現代中國藝術家的作品。雖然品牌先後被外企收購,鄧永鏘爵士亦很可惜地在 2017年離開世間,上海灘卻未見有半點怠慢。現在終於迎來其女兒鄧愛嘉(Victoria Tang-Owen)來到上海灘,擔任創意總監一職。這次特意專訪她,亦是重溫了上海灘過去的理念和了解更多在鄧愛嘉帶領下的上海灘將會有怎樣的改變。
中西合璧的成長環境
鄧愛嘉在香港長大,其後去到英國著名藝術學府 Central Saint Martins 攻讀攝影和平面設計。她視香港和倫敦都是給予自己靈感的源泉,兩者都很重要。相較之下,倫敦會比較開放和給予更多空間去慢慢創作;而香港則是一個生活節奏很快速的城市,令到設計也隨之變得很快。因此她的設計都會考慮到都市人經常出差的特質,創作同時適合華麗、日常和旅遊的服飾。談到如何知道自己對中華文化有興趣,她指一方面是讀聖保羅中學時有讀中史課,另一方面則來自自己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她回憶道:「父親喜歡用成語和我們玩謎語,還會灌輸我歷史和藝術上的知識。家裡整個牆上都是父親的藝術收藏品。父親是位很喜歡藝術和注重生活方式、文化的人,在博物館都沒有出藝術商品時,可以說他是首位收藏當代中華藝術並以商業方式宣傳的人。」
時裝是展現個性的一個方式
追求和定義有中華文化底蘊的品質生活,是鄧永鏘爵士一向的創業根基。而將時裝融入生活,則是由上海灘來做到。鄧愛嘉指出上海灘現在除了有男裝、女裝外,還有首飾、家居產品、嬰兒系列等,旨在透過上海灘的產品創造優質生活方式。在幫助表達個性上,她指出上海灘的服飾是會考慮到不同穿法和有中西合璧細節,因為她希望上海灘的服飾會成為消費者的「開始話題的物品(conversation piece)」,輔助消費者展現個性。在擁有個性和品質生活這個價值觀上,她解釋是針對了現時的狀況,她認為「身處這個很容易去到不同地方、得到不同信息的年代,找出自己的獨特性是很重要的。」
上海灘的新一頁:尋根之旅
新上任藝術總監後,鄧愛嘉的首個系列就是回到品牌最初。擁有濃厚藝術鑒賞力、對優質生活方式有獨到見解的父親鄧永鏘爵士,可以說對鄧愛嘉有深切的影響力。這次,她在上海灘的首個系列名為 「Back To The Roots」,包括男裝、女裝及配飾,就是特別包含了自己對上海灘的往事,尤其是對她父親的回憶和情感。她指出,創立上海灘時自己大約十歲左右,吸收了很多父親的藝術和價值觀。這個系列和她誇張不羈、享受人生的父親一樣,有很多玩味元素。例如由一開始就有的鮮艷色調,還有特別設計的融合現在和以前的印花:有上海灘原址畢打行(Pedder Building)、香港以前的街景、現址中環都爹利街、拿著手機的人等元素,呈現在衣服、圍巾上。另一個這次的設計重點就是如何將大家認為是古典的上海灘,轉變為更加吸引年輕一輩。鄧愛嘉指出,中華藝術有很多值得發掘的地方,而上海灘亦向來不是一板一眼的品牌,所以設計會以融入生活為起點,注重享受生活。例如有不同方式穿的外套、裡層有鮮豔顏色、改變中華扣的擺位等,又如蠟燭味道等,令整個牌子的形象更加生動刺激。
延續「伯樂」角色
鄧永鏘爵士一路以來不斷收集藝術品和推廣中華文化,因此上海灘亦會和不同藝術家合作,推出聯乘系列。鄧愛嘉指出,上海灘於今年慶祝成立 25 周年銀禧紀念,亦和不同藝術家合作。其中就邀請到著名中國藝術家徐冰,為上海灘創作《上海灘 – 中式原創》,以他獨有的「英文方塊字書法」拼湊「Shanghai Tang Created By Chinese」成六個書法大字。可以看到上海灘又一次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展現出品牌中式原創精髓。文化需要傳承,亦需要跟上時代的變化。慶幸中式藝術還有上海灘,因為最怕的是,文化一不小心,就被丟棄,無人問津。
Editor
Karma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