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時裝界來說,作為一個時裝設計師已經不再是要求獨特的輪廓或是多麼前衛的設計概念,而是有可能是個政治家、環保人士、哲學家、也許是明星又或者是策劃家。

十九世紀中是 Cristóbal Balenciaga 是開創高級訂製服裝先驅、Coco Chanel 率先男裝女穿的革新時代、Yves Saint Laurent 大膽將藝術與時裝揉合重塑、Rei Kawakubo 東方審美徹底改變歐洲時裝的既定審美觀 …… 可是早在1979年 Karl Lagerfeld 的出現則表示「再說什麼新輪廓已經不再現代化。某程度上情感甚至比線條重要,因為我們不再是1950年代,更多的一種精神和氛圍。」

時代的進步對年輕人的要求則越來越高,而現今的時裝設計師們正面臨艱巨的挑戰:他們不僅僅需是活躍於社交媒體、由明星為設計加持甚至代言,更需要的有政治立場、環保意識、多樣性等要求。光設計出動人心弦的服飾不足以影響社會,而具有會迴響的時裝設計才是大行其道。

時裝確實是個不錯的途徑表達各種文化或是政治運動,但也因為創意設計屬於情感因素,手法難免是膚淺的理論、直白的描述、或是以偏概全的看法,容易引來強烈的評論還有批評,但設計師們都選擇大膽為自己發聲, Louis Vuitton 曾經以英國國旗為 Royal Wedding 手袋系列、Vivienne Westwood 則到處都是氣候危機的標語設計,而Dior 則不斷重複設計標語T-shirt來捍衛女性主義的權力,他們從來不逃避也不恐懼害怕,面對壓迫批評總以設計師的光環與自信讓人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