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時裝週開始幾天後,一位朋友兼編輯發短訊給我: 「business casual 商務休閒回歸,是經濟衰退的指標」——這是真的嗎?我們可以根據西裝外套再次流行,來推斷美國的經濟狀況嗎?在網絡上,關於「經濟衰退」的跡象無處不在,如果評論家們相信的話,Peplum 荷葉邊上衣、獨立品牌作品、緊身牛仔褲和緊身圍巾顯然都預示著經濟不景氣。

就像網絡上常見的說法一樣:這可能已經過火了。從 Lady Gaga 在《Mayhem》的回歸,到波希米亞風格和即將推出的《Suits》重啟版,這些真的都是經濟衰退的指標嗎?抑或這只是我們持續對迷戀懷舊所致的最新趨勢,還是屬於一種在社交媒體上的調侃,以顯示自己的評論比別人更高層次、更有見地?那麼在時尚界,什麼才是真正的「衰退指標」?

非起步者 Non-starters 

如果你有足夠的想像力和幽默感,你可以辯稱,像緊身牛仔褲這樣的修身剪裁,因為使用較少的布料而標誌著經濟衰退的來臨。又或者,時尚界人士重新擁抱獨立風格的邋遢元素,是一種懷舊風潮,也確實將我們帶回 2008 年金融危機前後的那個時代。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都只是時尚週期的例證。

修身剪裁重回天橋,是典型時尚週期的案例——當服裝變得太寬了,並盡其可能變得 更 oversized(設計師們別把這當成挑戰),所以我們現在必須另尋他路。那獨立風格呢?只是一代時尚愛好者的案例,因為他們太年輕,無法參與第一波時尚潮流,但現在便有機會參與其中。 (另一個例子是去年 Chemena Kamali 的 Chloé 首騷所帶動的波西米亞熱潮)。

相反地,當我們把這些網路流行詞彙塞進今天的流行趨勢時,我們往往會失去寶貴的後見之明——正是這種後見之明,使得趨勢報道成為一門煉金術般但又準確的科學。過去,當我們回顧時尚時,我們會發現它的模式只不過是一種回歸的趨勢,或者是更廣泛的文化故事的標誌(當有證據表明它們如此呈現時)。

現在我們幾乎無法──或不感興趣──去了解全局。為基礎討論時裝,可以在社群媒體上發揮娛樂性,但是把所有事物都稱為「衰退指標」,或者像之前所說的「nacho reheating」,則會淡化時尚所附帶的相關文化和歷史背景。以Peplum 荷葉邊上衣為例——我們可以稱它們為經濟衰退的指標,這當然很有趣,但實際上,它們往往會在危機時刻過後重新流行起來(時尚史上最著名的Peplum 上衣造型之一是Christian Dior的“New Look”外套,它是在二戰後推出)。

 

Diesel Fall Winter 2025
Ashlyn Fall Winter 2025
Diesel Fall Winter 2025
Ashlyn Fall Winter 2025
1 / 2

沒錯,大部分的時尚對話 – 包括這個 – 都發生在網絡上,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應該為了一個有趣的笑話,而放棄時尚知識。

真正的標誌 The real markers

然而,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目前有些經濟指標確實已經亮起紅燈——Deutsche Bank最近的一項調查指出,美國有 43% 的機率將面臨經濟衰退。除了大流行,美國上一次進入衰退期是在 2008 年——這個時尚時代主要因為兩件事而為人所共知。

對於業內人士來說,Phoebe Philo 入主 Celine 後,迅速成為一股支配性、設定議程的力量,在過去十五年的時尚界中,無論是設計師效法她的美學,或是她的追隨者繼續為主要品牌擔任設計工作 (Daniel Lee,先在 Bottega Veneta 工作,現在則在 Burberry、Peter Do,以及 Rokh 的 Rok Hwang,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幾位)。Philo 獨特的極簡主義風格非常適合當時的時代,因為富裕的消費者為了迎合當時的經濟困境而採用更低調的風格,奢侈品在這個時代變得冷清,那些鮮明而不加遮掩的炫富風氣很快就被摒棄了。

聽起來耳熟嗎?在網絡上和流行文化中,Quiet Luxury 作為一種美學(請參閱時機恰當的《Succession》最後一季),比起 Chalamet 的緊身圍巾,在事後看來更像是即將發生的經濟衰退的早期預兆。安靜奢華所提倡的是一種同質化的造型,細膩、無邏輯且容易融入。正如我在去年年底所概述的,TikTok 上的這種消費趨勢所帶來的商業效果,為商場品牌的回歸鋪平了道路,其造型組合可以是 The Row 和 Loro Piana,也可以是 COS 和 Uniqlo。

更廣泛來說,這個時代的時尚風格之所以為人所記得,是因為商務休閒 business casual 的普及,無論是在辦公室或是 club,都可以穿著這些休閒服。叮叮叮!畢竟,2010 年代上半葉是千禧世代穿著剪裁合身的背心、荷葉上衣、西裝外套和休閒褲進入派對場景的時代。當時的「出門造型」趨勢與以下事實有很大關係:在經濟衰退期間和經濟衰退之後,人們不太願意花錢購買適合不同場合的服裝,而是願意花錢購買用途更廣泛的衣服。事後看來,上午 10 點的會議裝束變成了晚上 10 點的派對造型,這是經濟衰退時期消費趨勢所造成的滑結果——如今已在許多 Facebook 相簿中永垂不朽。Pretty Little Thing 從年輕派對品牌轉型為商務休閒品牌?正正是「衰退指標」。

Timothée Chalamet) 出席《A Complete Unknown》 ( 在巴黎舉行的首映禮。
Marc Piasecki/Getty Images for Disney
Stella McCartney Fall Winter 2025
Timothée Chalamet) 出席《A Complete Unknown》 ( 在巴黎舉行的首映禮。
Marc Piasecki/Getty Images for Disney
Stella McCartney Fall Winter 2025
1 / 2

本月初,Stella McCartney 在巴黎表示,她 2025 年秋冬系列的主題是「From laptop to lap dance (從筆記型電腦到豔舞 」。McCartney 想強調女性在職場內外的存在,這也是她重新取得自己名字與品牌的時機。然而,時裝展上的造型,80年代的上班族女郎與2020年代穿著 oversized 外套的千禧一代上班族的結合,重現了一種15年前的「business casual to the club 」造型。McCartney 並非孤軍作戰。我的Vogue同事Laird Borrelli-Persson表示,企業服飾的迭代是本季最大的趨勢之一。 Commission 的 Dylan Cao 和 Jin Kay 也將公司辦公室和地下狂歡派對視為其係列作品的背景,從紐約的Ashlynn Park到 米蘭Bally的Simone Bellotti,設計師都重新思考了Peplum 上衣,既是成熟的運動服裝元素,也是顛覆傳統的龐克風衣飾。

我們是否會在 2025 年達到經濟衰退,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時尚界或許在不經意間,為經濟衰退對消費者習慣的影響做好準備。品牌也一直在處理奢侈品衰退所帶來的後果。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即使這些集體風格的轉變並不總是宏觀經濟趨勢的指標,但它們確實顯示了產業中發生的事情。TikTok 的 Office Siren 美學的崛起,也許不能說明美國經濟的未來——但它確實反映了人們對於如何穿著和花錢在什麼地方的集體時裝焦慮。

原文轉載自《VOGU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