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得知Françoise Hardy 去世的消息時,山本耀司已經演唱並錄製過一版本《Comment te dire adieu》。在Françoise Hardy  葬禮舉行的同一天,山本耀司的時裝展以她的時代名曲開場,這純屬偶然。但選擇這首譯作 「如何說再見」的歌曲又是怎麼回事呢?山本耀司是在傳達什麼訊息吧?他斷然回答:「不,當然不是!」這時,圍在他身邊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站在他身邊的是 Charlotte Rampling。這位受人尊敬的英國女演員曾在 1998 年秋季時裝展上為山本耀司走過一次騷,而且兩次都是男裝系列。今天,她戴著一頂棉帽和黑色墨鏡,顯得更成熟穩重,而且有點雌雄同體。她首先穿上了一身寬鬆的格紋吊帶褲,裡面是簡單的圓領上衣和網球鞋;而她的壓軸造型則是一件白色襯衫,下擺明顯不平,像是釦子扣錯了般。襯衫表面寫滿了字,還有一幅她的素描,正是由 Yohji 先生親自畫的。

「他繪畫的方式就是他寫故事的方式。」M/M Paris 的 Matthias Augustyniak 說道。他自己的手繪更催生了品牌標誌,他正在為設計師製作一個圖書的項目。 「這就像他的筆記本。」不管人們是否看得懂日語,Charlotte Rampling 的襯衫看起來就像超柔軟的 T-shirt 面料,這只是這場時裝展的「失重感」的一個例子。

 

上一季的女裝系列以立體風格的結構為主,而這個系列則沒有明確的形式。並不是說衣服沒有形狀。絲綢、人造絲的層層疊疊,既纖瘦又寬鬆,旨在優化透氣性。長袍外套上有開口圖案,某些針織品似乎是用蜘蛛絲編織的。 從「你是我生命中的陽光」、「跟著我到黑夜的盡頭」、「太陽來了」和「Le beau est toujours bizarre」(美麗總是奇怪的)等字句,還有用照片拼貼而成鮮花、黑白披頭族風格和廣告圖形等印花。然而,大量的影像被這些輕鬆的輪廓所抵消——而這與山本耀司對地球變暖的持續擔憂有關。

他還透露,他回歸佛教是為了理解「這個變得太危險的世界」。他的研究是否為他的設計提供了基礎?「這是關於提出問題,很多問題,」他說。

從最好的方面來說,山本耀司的服裝提出的問題多於它們回答的問題。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理解他是如何實現看似無限的解構,但我們知道它們總是前衛的。因此,他的追隨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跨代性,從兩週前在 Galerie Thaddaeus Ropac 的開幕式上看到的76 歲當代藝術家Not Vital,到今天坐在前排的Maluma 和Rich the Kid。至於Charlotte Rampling 為何欣賞這些衣服:「因為你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它們),這就是吸引我的原因。」

原文轉載自《Vogue Run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