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T 1:男性主場的逆轉

本屆奧運以「Games Wide Open」為主題,開宗明義帶來了不少突破,包括首次實現完全性別平等的一屆奧運會。

Women's
American tennis player Hazel Wightman and American tennis player Helen Wills on the tennis court during the final of the women's doubles tennis event at the 1924 Summer Olympics, held at the Stade Olympique de Colombes, in the Colombes suburb of Paris, France, 19th July 1924.
Photo by Central Press/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American tennis player Hazel Wightman and American tennis player Helen Wills on the tennis court during the final of the women's doubles tennis event at the 1924 Summer Olympics, held at the Stade Olympique de Colombes, in the Colombes suburb of Paris, France, 19th July 1924.

Photo by Central Press/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回到奧運最初開辦時,女性是完全沒有參賽資格的;首屆打破此規例的奧運會,就是1900年巴黎首度成為主辦城市的一屆,當中只有22名女性參加,1924年增加135人,走過漫長的一百年,奧運會終於完全實現性別平等,真正是得來不易。

不止運動員數目,2024巴黎奧運還在多方面向女性運動員致敬,包括將女性臉龐融入logo設計,形象源自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象徵瑪麗安娜;賽事安排上亦有巧思,女子馬拉松首次和男子馬拉松調換順序,成為閉幕前壓軸賽事,比賽路線更參照了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的凡爾賽婦女大遊行。

Logo
Logo of Paris Olympics 2024
Photo via IG@Paris2024

Logo of Paris Olympics 2024

Photo via IG@Paris2024

不過今屆奧運亦因為性別議題掀起了不少爭議,除了開幕式上由變裝皇后與LGBT群體的一幕演出,被指以戲虐性的手法模仿了達文西的名畫《最後的晚餐》而受到宗教團體指責,還有多位女性運動員被捲入「跨性別」爭議,包括阿爾及利亞拳手哈利夫(Imane Khelif)及中華台北隊拳手林郁婷,引發違反公平競爭的激烈討論,不過國際奧委2015年已訂明,只要跨性別運動員的睪固酮低於平均值便可參賽,對於符合規定獲得參賽資格的運動員會給予支持。

FACT 2:運動員的福利——選手村

另一個由巴黎帶起的奧運「第一次」,是為運動員建設選手村。一百年前,奧運選手的住宿選擇只有酒店、學校、或軍營,直至1924巴黎奧運,「現代奧林匹克之父」Pierre de Coubertin實踐了建造選手村的想法,以結構簡單的小木屋為遠度而來的運動員組建臨時居所,在閉幕之後就被拆除,成為選手村的雛型。

一百年來,選手村一直與時並進,為運動員及工作人員提供更全面的照顧。餐飲上,今屆的選手村食堂24/7開放,每天提供40種不同的餐點,包括法國、亞洲、非洲加勒比海及世界美食,同時設有一間麵包店,80%採用法國產品,30%為有機食品,對食材相當講究。

Paris
Paris Olympic and Paralympic Village
Photo via IG@Paris2024
Paris Olympic and Paralympic Village
Photo via IG@Paris2024
1 / 1

事實上,現今的選手村不止滿足運動員的住宿需要,還有其他重要使命,2024巴黎奧運便以「歷來最環保的選手村」為目標,以冷水系統降溫取代冷氣,餐單亦以素食佔多數,以減低碳排放,宣揚綠色理念。雖然環保考慮代表著奧運與時並進,不過對於需要面對緊張競賽的運動員而言,嚴熱天氣與蛋白質不足的膳食卻是個不利環境,不少國家更需要為運動員自行裝設冷氣。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Tom Daley (@tomdaley)

Photo via Tiktok@henrikchristians1

Photo via Tiktok@henrikchristians1

大眾雖然無法進入奧運選手村,但拜social media所賜,已能同步感受裡面的情況。之前英國跳水王子Tom Daley便跳床實測今屆的紙製睡床是否穩陣,還有挪威泳手Henrik Christiansen拍片大讚村裡的朱古力鬆餅而掀起熱話,為它打出超過10分滿分的11分超高評價,還間接令供應這款鬆餅的法國餐飲公司Coup de Pates爆紅。

FACT 3:觀眾視覺 —— 另一個隱藏戰場

1924巴黎奧運首次引入電台轉播,由巴黎鐵塔為奧運發射史上第一次電台轉播訊號。現場來了一千名記者,沿途的觀察員用電話向電台報告,然後播音員將一系列訊息透過擴音器發布給看台上的數千名觀眾,讓觀眾透過無線電台追蹤比賽的進展。但當時的廣播還處於開發階段,笨重的電子設備令轉播過程困難重重。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The Olympic Games (@olympics)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The Olympic Games (@olympics)

2024巴黎奧運則完全是另一個世界——AI時代降臨。有坐在電視機前看直播的觀眾,大概都留意到觀賞比賽過程變得更細緻,這要歸功於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OBS)與阿里雲合作,採用了AI增強的全新轉播技術「多鏡頭回放系統」,實現即時空間重建,經過高速篩選的精彩時刻畫面,只需數秒即可在雲端生成,在直播時產生強化慢鏡頭、時間靜止等影像,讓播報員即時分析運動員的表現,亦令每個動作更加無所遁形。此技術應用於21個競賽項目,包括羽毛球、田徑、籃球、沙灘排球、乒乓球、七人欖球、網球、摔胶、柔道、自由式小輪車和滑板等,令今時今日觀賞奧運,已堪比目不暇接的動作電影。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