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想讓人知道,但卻又不想讓所有人知道」的需求,可能是心情、可能是炫耀、可能是資訊。說到這點,以前的私人部落格還比較能滿足這點,讓人輕鬆,畢竟它被查閱的可能性、容易度都不高,對方得特地上你的站才會看到你的牢騷,你還有心力設置觀看隱私、更甚設置一些密碼,讓真的好友才看得到。

但現在的社交媒體的公開性與演算法(外加對於手機的高度使用與社群軟體大小上癮),讓人們都不太敢好好發表心聲,甚至反而減少了這些文字紀錄,閉鎖了起來。而有些人則因為知道上述的特點,讓自己疲於維護自己的社群形象,發文綁手綁腳,然後又要禮貌性地回覆「動態」,而不能就當作自己發表了一篇文章,射後不理。

PHOTO /GETTY IMAGES

PHOTO /GETTY IMAGES

1. 不要總把話題繞著社交媒體

與朋友實體相處時,遇到那種「你不知道嗎?我上次有 po 啊!」、「我之前發那個動態怎樣怎樣⋯⋯」這種話的時候超尷尬。深度使用社群可能讓你對人家暸若指掌,但是不代表對方就會有相對應的使用深度,對方可能完全不知道你在供三小。結果最後話題乾掉、處境尷尬,還可能產生「不夠關心對方」的負面印象(無論是你難過,或者對方覺得歉疚)。

同時,社交媒體的高度分眾,讓大家在社群上關注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可能在你心目中熱議的話題、喜愛的網紅,對人家卻是無比陌生。切記,沒有人有義務關注你的社群、你的社交媒體內容也不是全世界,不要太常拿社群上的東西到生活上聊,發現好友根本不在同溫層,對大家來說都不怎麼趣。

2/不要在職場上把社交媒體動態拿來聊天

同事每天都要相處,好友邀請通常很難拒絕,但我真的建議大家如果看到同事的動態,已讀即可,不要上班時見面就拿人家昨天po的動態來當話題。一是,在公司裡這種隱私性的話題通常不會有延續性;二是,對方可能沒有想要在工作場合聊私生活,更不想讓其他同事聽到自己的隱私;三是,你講完之後回去發現你只能看到他公開貼文,換來的只是自己內心無比的尷尬與羞憤。

而最棒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是好朋友的同事,在社群上還是完全不要有交集最好。不要去加/追蹤別人,你們也就不用陷入不想同意的尷尬,或者為了人情必須應付你的心力。

3/搞清楚熟識度、拿捏好距離

社交媒體的能見度跟演算法不是我們能控制的,這可能讓你因為常常看到對方動態,而產生「跟他很熟」的錯覺,但請搞清楚你們實質上的交情,人家動態被你看到,不代表你真的跟他很熟。他認知裡你只是個大學同學,結果他上載了個跟家人去露營照片,你在那邊回說:「我也很愛露營,下次一起啊!」最後他只能基於禮貌在那邊回你「好啊好啊下次一起吧」,但實際上他想到就覺得雞皮疙瘩,甚至反感。

另外一種拿捏不好距離的例子:在動態下跟其他(你並不認識的)朋友回應往來,結果你跑去那邊參與討論、發表意見,或者去跟人家吵起來。如果是那種好笑的、厲害的回應你按個讚、按個笑就算了,但很可能人家就是在那邊一對一地透過留言跟彼此小聊,你跑去下面參一腳,或者是把那些回應得知的資訊又拿來當話題,真的是有一點太超過了。

PHOTO / GETTY IMAGES

PHOTO / GETTY IMAGES

4/ 不要沈溺於社交媒體上的形象塑造

社交媒體上的形象多數都是虛假的,這可是經過研究,甚至還有人出書談這件事情。我們身邊總有一堆人,老愛在社交媒體上展現各種充實、菁英、酷炫的生活,但其實這些很多都是經過篩選與設計的。大家難免都會有種想要展現或者較勁的心態,但說真的,我們真的有必要過得那麼累嗎?無盡地塑造自己好情人、好爸媽、人脈王、成功人士,最後只會讓自己愈來愈累,而且遇到一些糗事時下不了台階。

另外,說真的,我寧可看朋友整天在上面諷刺明星藝人的牢騷,也厭倦看那些成天明顯地在幫自己擦脂抹粉、過度營造形象的照片與文字。炫耀,適度就好。


5/ 不要介意人家擁有隱私,不要讓自己失去隱私

把社交媒體跟實體社交適度地分開來,不要因為人家知道把你排除於某些動態而感受到難受。他可能將自己的社交圈劃分成好幾塊;他可能基於某些原因(像是共同朋友)的關係有所顧慮而不你看到他的動態;他跟你對彼此交情的認知或許不同;人家可能就單純沒深度使用社群,而非把你設為點頭之交。無論如何,對方有管理他訊息與隱私的權利,讓對方好好想有這個權利,也不要讓社交媒體影響到你的觀感。

相對的,也不必把你生活所有的大小事都放到社群上,讓自己毫無隱私,你不在意,但你的家人可能困擾萬分,大概你的社群好友也會因為洗版而感到疲乏而與你保持距離。而且當一個人將自己所有的生活、內心全都展現在社群上,隱私動態與弱點都被人看光光,你不覺得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嗎?

數位社群真是給我們生出了一堆毛,不過我們難以改變別人,這個困擾也不好根除。那不如我們就跟環保一樣,從自身開始做起,在社群上做個討喜的傢伙好了。以上幾點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反思,或者當作一點使用社群的操作指南囉!

PHOTO / GETTY IMAGES

PHOTO / GETTY IMAGES

原文轉載自《GQ》台灣版

>> 立即訂閱電子書及紙本實體書click here